古良驹 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2020年,一定是青神乡村振兴有史以来最关键的一年——按照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的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青神县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的路径,并在多条路径上走出了全国一流的发展水平。

做强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业态

原地实现产业振兴

竹里巷子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3组,项目规划面积为4200平方米,美观、大气、时尚、生态的独特景观设计,处处彰显着青神的竹韵之美。

借着2020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的东风,好玩、好吃、好耍的竹里巷子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旅游目的地”。近百位村民家门口再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

没有大拆大建,青神县根据自身情况,做强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业态(如竹里巷子),实实在在实现了产业振兴。

做强“川竹”“川果”特色产业。青神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定位,坚持竹编与椪柑“两翼驱动”,建成竹林基地20万亩、柑橘种植基地18万亩,打造“两馆、两中心、三基地”,建设川内首个柑橘博览园,成功创建“国家青神竹编产业示范园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提升品牌影响力。青神县与国际竹藤组织、柑研所共建研究中心,支持龙头企业与美国梦工厂等知名品牌跨界合作,推出“斑布·功夫熊猫”“竹+X”系列品牌产品36种,加快“青神椪柑”国家地理标志申报认证,常态化举办竹博会、椪柑节等会节活动,“青神竹编”位列中国品牌价值榜第78位。

乡风文明有特色——

干部群众齐参与

偏远山乡捧回创文全国最高奖项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四川一批先进榜上有名。

在这一重量级荣誉榜中,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榜上有名,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诸葛村创建成功,源于青神县聚焦文化振兴,厚植乡村文化自信的特色实践。

深化本土文化传承。青神县将东坡、竹编、蚕丛、红色等文化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内容,建立国内外非遗竹编文化传习所等培训基地65个,举办“龙舟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惠民乡村行”“竹乡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深化“最美乡村+”建设。青神县加强移风易俗、社会综合治理,广泛开展“晒家风、晒家训、晒家规”活动,文明乡镇实现全覆盖,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50个,培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23人,评选星级文明户2万余户。

生态宜居有特色——

生态与发展不冲突

好生态反哺地方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创建路上,青神群众收获了好的空气质量、好的水质。

做优生态环境。青神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全力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岷江干流青神段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空气质量优良率92.3%,居眉山市第一。

做好人居环境。青神县坚持疫情防控和人居环境整治两手抓、两促进,系统治理、分类指导、补齐短板,全域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7.8%,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96.2%,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村占比100%。

做靓生活环境。青神县全域推进农村风貌提升,以拆治乱、以收归序、以改提质、以栽增绿、以画添彩,建设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5万余个,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生活富裕有特色——

乡村振兴

群众收获“真金白银”

“这周的位置全部预订完了。”11月14日,青神县兰沟村城南旧事餐饮店老板李建在接到食客的电话后,这样回复对方。开业不到半个月,该店营业额已经突破10万元。据该县文广旅局统计,截至10月底,青神竹旅游总收入45.07亿元。

在兰沟村,村集体经济公司把村民的闲置农房流转起来,承租或者入股给工商资本,以“股”联心,通过集体经济公司带动运营,实现近百位村民家门口再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

据青神县11月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2016年的1.4万余元提高到2.1万余元。

乡村振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青神县还将继续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将幸福美丽“竹里青神”的蓝图继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