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强 白中英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11月21日,2020年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和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以及五凤镇基层干部共计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陈学明作了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的演讲。陈学明围绕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改革发展大势,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十四五”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有助于与会代表更好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在主题发言环节,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黎明以“中国奇迹的制度成因”为题,从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稳定两个奇迹出发,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实践特征和结构性特征。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郭建明副深刻剖析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家自主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中共巫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孔云峰从基层实践经验出发,以三峡库区建设为例,探讨了坚持和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意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秦博从自身专业出发,通过分析高校内不同语种文本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现象,创造性的提出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与统战工作的整合路径。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范锡文从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大变局出发,深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五凤镇旅游文化总支书记刘述栾结合哲学小镇建设的经历和过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事例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杜兰军从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出发,追溯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变化的历史过程,并对其演进规律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令人深思。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卫民深入探讨了国家主体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国家主体性是国家治理发展过程中的突出属性,应当不断挖掘其丰富内涵并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翔从疫情中地方政府响应机制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提升响应能力的方式与方法。

此次会议是西南财经大学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下一步,西南财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学习、研究和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图片由西南财经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