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彭莉

12月,冬日暖阳下,彝族俚颇支系传统音乐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操场回响,学生们跳起“俚颇金钱棒”舞蹈,明年初,这种特别的舞蹈将以课间操的形式呈现,将民族文化沉浸式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平地镇中心学校学生排练“俚颇金钱棒”舞蹈。杨懿 摄

仁和区位居四川南大门,地处藏羌彝民族走廊重要节点,17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杂散居住着汉、彝、苗、回、傈僳等39个民族,共计5.0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2%,民族乡镇、民族村比例均超过1/3。

近年来,仁和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进“七进活动”和“八大示范引领行动”为载体,突出“五抓五促”,实施“党建引领、培根铸魂、文化润泽、融合发展、互嵌融合、共治共享”六大举措,倾力打造“川西南滇西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探索出一条富有散居地区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老倌说事”社会治理示范点。受访者供图

接力文化传承保护,为民族团结进步壮骨

为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力量,仁和区将加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摆在重要位置,为民族团结进步壮骨。

深耕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之美,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少年心田绽放,尤为关键。目前,仁和区已开设小学、初中、高中传统民乐特长班,并积极对接有关高校纳入专业招生范围,开辟了一条民族地区传统技艺传承发展有效途径,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命力。

同时,还以“知时节”读书会为载体,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阅读活动、“流动书屋”“七进”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赓续传统文化基因,厚植传统文化根脉。近年来,仁和区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依托境内大田会议旧址、三线博物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南丝绸之路遗址、苴却砚雕刻、三国历史遗存、俚颇文化等资源凝聚全区人民的价值共识,培育少数民族艺术家和民间文化传承人,涌现出曹加勇、起加才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砚雕大师、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

凝心聚力交融共生,为民族团结进步强筋

在新时代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如何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为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仁和区既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又以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载体倡导共生共乐,还从推进互助共学、鼓励团结共事、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等方面发力,培育各民族文化交流土壤,凝心聚力交融共生。

推进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仁和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工作体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多民族共居社区,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和谐共居。

引导各族学生互助共学,指引仁和区民族中学、平地中心校、大龙潭中心校、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等中小学,推进国民教育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搭建交流、成长平台,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平地中心校羊皮鼓舞非遗课间操。受访者供图

鼓励团结共事,指导企业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鼓励各民族联合创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招收多民族员工,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团结共事。

倡导共生共乐,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文艺、游园等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文体娱乐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欣赏、增进交流、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共生共乐。

澎湃产业发展活力,为民族团结进步蓄能

产业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让各族儿女共享进步成果,共创美好未来。仁和区汇聚澎湃动能,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抓产业发展,全力挖掘民族地区发展潜力。

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零碳示范村。受访者供图

率先在彝区试点种植芒果,芒果种植面积从500亩发展到40.5万亩;覆盖12个少数民族村面积15万亩的芒果种植园被命名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孕育的“福田模式”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本之一;结合民族乡镇的特色发展康养旅游,建成以芒果、石榴、莲藕种植为主题的10个农业主题公园……一个个产业项目在民族地区落地开花,结出硕果。

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芒果。

“持续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仁和区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仁和区持续丰富发展的内生动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得逐步优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产业联动、城乡融合的全面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仁和地区生产总值为2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0元,去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94元,比上年增长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