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 川观新闻记者 付真卿 兰楠 林嘉薇 摄影 肖雨杨

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收入就靠刘小彬一人外地打工支撑……曾经刘小彬一家是高家村典型的贫困户,但3年过去后,现在刘小彬却成为了村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这样华丽的转身是如何实现的?近日记者走进叙永县江门镇高家村实地探访。

将牧草宰碎,按照比例和上玉米面、麦麸等粮食,用三轮车把草料运到牛场喂牛。11月23日,记者见到刘小彬时他正在厂里忙得不亦乐乎。对了,忘了说他的新身份——高家村电科生态牛场场长。“这两天天气好,把牛喂了,回家还能带父母和娃娃出去晒晒太阳。”刘小彬说这样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一次决定

返乡养牛让贫困生活有了转机

今年38岁的刘小彬,此前一直在广东工地打工。“没啥文化,只能做点体力活,每年好不容易挣点钱,春节回来一趟,就又没钱了。家里父母身体不好,没有劳动力,还要帮忙照看两个小孩。一家6口只有靠我挣钱养家,房子也修不起。”刘小彬回忆说。

这样的窘境持续到2017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开始帮扶高家村,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发现高家村生态环境非常好,很适合肉牛养殖,并决定在高家村扩建养牛场。

刘小彬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找亲朋好友借钱买了一台货车,专门跑运输。“帮修建牛场拉运输材料,其他工地有需要运输的也去跑跑。”刘小彬说。

牛场建好后,刘小彬又第一个加入牛场养牛。“人年轻,啥都要去尝试尝试,我就贷了5万元钱的款,买了4头母牛来喂。”刘小彬说。“养4头牛中国电科给予了2.5万元的补助,不仅如此,中国电科还承担培训经费,让我们到东莞、贵州、宁夏等地学习如何养牛。”刘小彬说。

由此刘小彬不仅脱贫,还学了一身养牛技术。2018年,中国电科以每月5000元的工资聘请他到牛场当场长,成为高家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我家种了3亩牧草,每年收两季,一年下来有近6000元的收入,加上我在牛场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入股村集体经济公司还能有分红,现在是老人照顾了,娃儿看管了,日子也越过越‘牛’了。”刘小彬说。

一种模式

集体经济+农户散养让村民得实惠

像刘小彬这样的脱贫故事在高家村并非个案。高家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田煦介绍,原本高家村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处偏远,沟深坡陡,大部分村民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导致家中土地荒芜。但高家村建好牛场后,村集体经济通过流转贫困户撂荒土地,定向种植、收购牧草和全株玉米,打造出了“集体经济平台+农户家庭散养”的绿色循环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村民可以通过养肉牛、种牧草增加收入,也可以通过入股村集体经济公司,年底进行分红。”田煦说。

“这里养的都是西门塔尔牛。”田煦介绍说,西门塔尔牛适应性强,长势好,并且抗病能力强,肉质鲜、口感好,经济效益也好。2019年,牛场又从传统的养殖销售活牛转变为牛肉深加工,全力打造乌蒙好牛这个品牌,形成了系列产品。

据田煦介绍,2019年,高家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电科生态养牛场累计出栏肉牛180头,参与该项目的60户村民全年户均增收超6600元,其中2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超8300元。目前,高家村还联合白腊乡的亮窗口村和高峰村一起抱团发展。截止2020年11月1日,今年高家村累计出栏159头,帮助白腊乡亮窗口村、高峰村累计出栏133头。预计今年仅此项产业,就能为三个村的集体经济销售收入增收超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