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9日下午,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川观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现场作主题演讲。本文根据主题演讲内容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今天我们举行颁奖典礼这个地方,是在成都市金牛区,在2000多年前,它就是外地人来到成都、来到四川的旅程终点,成都、四川就在这儿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今天我在这里,首先向来自省外的各位获奖作家、评委,表达我们四川对大家真诚的谢意和热忱的欢迎。

但更重要的是,对四川人来讲,这个“终点”正是我们走向外部、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我自己有一点“地方主义”,体现在当评委的过程中,就是希望在公正、公平、公允的原则下,入围的四川作家、四川作品能够多一些。川观文学奖如果要更有特色,我觉得可能需要更多的四川元素、四川特色,所以要对这次获奖的本土作家表示“更热烈一点点”的祝贺。

在2000多年前,金牛古道就把四川和全国、全世界连接在一起。杜甫是从这条路上来的,紧跟着杜甫两三年之后,岑参顺着这条路来了,又过几百年,陆游是从这条路上来的,“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苏东坡是从这条路上走的,他第一次出川,先从眉山来到成都,再从成都北上,李白也是从这条路走的。很多年以后杨升庵写过两句诗,我觉得写得非常好,“杜陵巴国苦寒行,李白梁园昨夜情”。一个四川出生的人,无论在朝堂还是边地,都创造了巨大的功业和文化影响;这样的一个人,又同时承认自己身上有杜甫的影响。

我想,到今天为止,无论我们的文学观念怎么发展,文学艺术无论有什么创新,它最根本的作用是“行”和“情”,我想它是不会变的。所以我确实非常欢迎,通过川观文学奖这样一个特殊的渠道,把全国各地优秀的作家吸引到四川来,给我们四川的作家“传经送宝”。现在虽然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我们要到达文化中心的路途还是稍显遥远。借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也可以虚怀若谷、敞开心怀,跟大家多作交流。我相信明年的川观文学奖也是这样一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平台。

刚才说成都是金牛古道的终点,但任何道路也是起点,大家也可以以这里作为起点,分布到四川作“川观”。四川的水很多,“川流”很多,嘉陵江、沱江、涪江、岷江、青衣江、雅砻江、金沙江……当这些江流都汇到万里长江的时候,就产生浩荡奔涌,我们也有这样的胸怀和时代。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整理 向宇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