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成都开幕。

王晋朝 川观新闻记者 王国平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11月23日在成都开幕。这是今年7月底,中国向全球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后的首次年会。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玉柏说,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进入全工作状态,“这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走向世界前列的一种标志。”

李玉柏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本次年会上担任年会“导航信号与信号处理分会”和“卫星导航人才培养论坛”主席。

会前,李玉柏接受了川观新闻记者的采访。

李玉柏教授。

问:“北斗”除了我们最常见的导航功能,还在哪些领域使用比较多?

李玉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一是定位,这个大家比较熟悉,比如大家拿出手机就能进行卫星导航定位,也是最直观的一项功能。二是授时,可以对所有需要精确时间的电子设备进行授时。在定位和授时的基础上,产生了各种应用形态的第三功能——导航应用。

当然卫星导航绝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道路导航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支撑技术。

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功能为例,对于移动通信,身处异地的两个人打电话,信号通过不同的基站、不同的手机,怎么保证同步?通话时间如何计算?这就需要精确的授时功能。

又比如在智能电网领域,不同电网并网时,其时间同步需要是非常高。在其他行业,比如金融领域,银行之间进行对账、结算时都有时间同步的要求。

这些就可以基于北斗系统的授时,来提供最安全、最精确和最基础的保障。

在北斗卫星上有非常先进的时间装置——原子钟。我国北斗系统采用的原子钟,其技术水平是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北斗III卫星上的原子钟比美国GPS卫星上的原子钟,其精度要高一个量级。

时间精度的提升直接影响的就是定位精度的提升。

我国北斗导航技术的发展,催生产业的发展,包括北斗芯片、终端产业。现在相当多的共享单车里面装的就是支撑北斗的导航芯片,因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北斗的多系统兼容的接收机芯片,其性能和价格都比国外芯片有优势。

同时,北斗导航技术的发展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都有非常重要的支撑。

本次年会上企业展出的“北斗+”应用场景。

问:跟其他导航系统相比,北斗有哪些特殊优势?

李玉柏: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初步建成北斗I号实验卫星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03年正式使用;2012年建成北斗II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III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与相比其他导航系统,北斗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属性。

最典型的就是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支持1000字内容的短报文,这在其它的卫星导航系统是没有的。大家可能还记得在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当时由于地面通讯都受到很大影响,震区的信息传递很多是依托北斗终端的短报文通讯功能实现的。

此外,北斗的导航信号格式、卫星混合星座设计、S波段的使用等都是独有的,而基于星间链路的北斗系统运控管理和信息管理,更是开发出许多先进技术,从而保障了北斗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问:您如何看待四川北斗产业的发展?

李玉柏:长期以来四川省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产业在抓,作为信息产业的支撑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产业得到高度重视。

2013年四川省就成立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近年来,四川在北斗卫星的研制、北斗芯片和终端开发、授时产品开发以及北斗应用领域,诞生了一批有特色的企业,而在四川北斗导航也用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四川地质灾害的预防,四川“三州”的畜牧业管理都可以借助于北斗应用来进行,反过来这些又促进四川北斗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