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

在胶囊美术馆里看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11月21日,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通顺桥街69号的“老朱家”举行开馆首展。作为四川本土第一家“胶囊美术馆”,它的面积仅四平方米,但现场却展出康有为、谢无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万春的书画精品12幅。六位参展者作为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文脉延绵了整整五代,而且他们的生活轨迹大都和这家“迷你”美术馆有过直接和间接的交集。

胶囊美术馆起源于国外,一般兴建于寸土寸金的大都会市中心,以最小的面积给观众带来最独特的观展体验,因此参展画作基本都是以小而精著称,力求每幅作品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小而精的美术馆尤其适合在节奏很快的大城市生存,此前上海和北京都有胶囊美术馆问世。如今“老朱家”这座胶囊美术馆问世,也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

“老朱家”馆长朱万春今年39岁。作为成都本土新锐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幼年开始学习中国画,后来因为喜爱动漫,在大学时学习制作三维动画。在此期间,朱万春并未放弃传统绘画,甚至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门派“骚灵画”,使用现代化工具结合了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国画艺术两大艺术形式的精髓,使得作品带有浓厚的东方韵味和幻想气息。当天的开馆展现场就展出了几幅朱万春创作的骚灵画,其中有他创作的一幅《爱情像把刀》系列之一,此画创作于2008年,他用大量黑白色条纹堆砌出了一个抽象的画面,没想到几年之后篮球巨星科比就穿了一双有类似图案的篮球鞋,这次“撞车”也常常被篮球迷和艺术同行所津津乐道。

现场,记者看见,虽然展区面积不大,但参展者各个都来头不小。比如,康有为(1858年—1927年)的书法真迹。康有为的书法力倡北碑古拙之风,其书自成一格,被称为“康体”。

四川近代大书法家、大教育家谢无量(1884~1964)的一幅亲笔对联也是全场亮点,相比康有为书法的厚重庄严,他的书法更自由烂漫,极具潇洒之韵味。

鲜为人知的是,无论是康有为还是谢无量,两位已故大家的作品都和现在的“老朱家”有着极深的渊源。朱万春介绍,他本姓朱,朱家从清乾隆到民国时期都是成都乃至中国西南的艺术大家和收藏世家,其先祖朱启鹿是乾隆时期著名书法家,曾为成都皇城科举考场前的牌坊题书“为国求贤”。朱万春的曾祖朱懋先不仅是著名藏家,也是杰出的艺菊大师,秋天人气爆棚的成都人民公园菊展便由他当年一手创办。

“这次展出的康有为书法便是百年前为朱懋先所题。”朱万春说,晚清时期,他们两人是好友,当年朱懋先在上海为他的变法事业筹款,故康有为写下书法一幅以示感谢。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大千,徐悲鸿,谢无量,马万里等艺术家都曾是老朱家老宅余园(现成都红星路第三幼儿园)的座上宾。这里借谢无量在朱家写的诗,勾勒出老朱家这个成都最具代表的开明士绅家族的生活场景:“已谢闲名旦饮茶,余园坐隐老朱家。自畦自畝勤浇灌,夜起持灯照菊花。”

值得一提的是,朱懋先的养菊也直接让他的七位侄女成为女画家,如朱佩君、朱纫君、朱炜君等都是当年画菊名家,擅长工笔重彩的朱佩君最后成为了成都画院首任院长。

此次展览作品中也有朱佩君当年所作的一幅花鸟小品。而朱佩君的下一代朱家代表人物是朱万春的父亲朱欣,作为本土著名书法家,他曾多次就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委员会委员。而朱欣有两幅对联佳作参展。和朱欣书法作品并列参展的还有著名当代艺术家何多苓的一幅肖像画,朱欣与何多苓是多年好友,两人年轻时不仅经常切磋画艺,而且多才多艺的他俩还共组乐队,朱欣拉小提琴,何多苓拉手风琴,两人曾多次登台合演屡获好评。朱万春说:“希望这家小小的美术馆让大家看到朱家文脉的传承,更希望它能成为外地人了解成都艺术往事的一个窗口。”

康有为给朱懋先写的对联赞美他种的菊花

当天,成都市美协主席姚叶红和蓝顶艺术家赵弥也来到胶囊美术馆开展现场,他们对这家小小的美术馆给予了高度评价。“空间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作品能把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并产生新的东西。用传统语言,去探索现在这个时代的趋势,这才是重点。”姚叶红说。

据了解,这家胶囊美术馆将 24小时全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