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魏杰 龙欣雨 文/图/视频


分装面包、招呼市民、安排志愿者……早上7时开始,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负责人李玲就没闲下来过。看着盘旋在长江上空的红嘴鸥,刚闲下来的她,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了家里人。

自2017年起,每年10月底,大批的红嘴鸥飞越千里,从西伯利亚来到泸州过冬。每年到泸州东门口“打卡”观红嘴鸥,已经成为近几年很多泸州市民冬日里最期待的事情。

又是一年鸥聚长江畔时,从等待红嘴鸥到来的普通市民,到拍摄红嘴鸥的摄影爱好者们,再到保护红嘴鸥的志愿者。每个人既是红嘴鸥的保护者,也是长江流域生态持续变好的见证者。

泸州东门口,市民一边投喂红嘴鸥,一边拍照。

等鸥来 是每年冬天最幸福的事情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生长在中国的主要为夏候鸟,春季3—4月迁到东北繁殖地,9—10月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因此,每年秋末冬初,大批的红嘴鸥越冬于东部至南部沿海以及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等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7年,不足百只的红嘴鸥出现在长江流域泸州段东门口,被很多当地市民和摄影爱好者留下珍贵印记。此后每年10月底,大批的红嘴鸥来此过冬。

11月16日早,一泸州市民在投喂红嘴鸥。

2022年起,李玲和团队在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在每年10月底至次年4月初在此设立岗亭,招募志愿者保护在泸州过冬的红嘴鸥。

李玲说,每年等待红嘴鸥来泸州过冬,是她最幸福的事情。

今年9月底,李玲便和团队成员们开了一次会,“定制鸥粮和面包,招募和培训志愿者,每件事情都马虎不得。”

没想到,今年的“先遣部队”还是将李玲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今年的‘先遣部队’比去年早到了大概一周左右。”李玲告诉记者,有一天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有市民发红嘴鸥的照片,她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了东门口。“远远地看到了几只。”她说,“那一刻感觉心都要暖化了。”

等待红嘴鸥的不止李玲。10月初起,团队启动志愿者招募后,很快便拉满了8个微信群,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志愿者纷纷报名,希望为保护红嘴鸥在泸州过冬“做点事情”。

“先遣部队”已到泸州的消息经过媒体报道后,李玲的电话就没断过。“泸州市民对红嘴鸥的等待,已经成为一种情节。”李玲说,“等红嘴鸥来,已经是像他一样的很多泸州人冬日里最幸福的事情。”

追鸥拍 相机中存有上万张照片

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举着手机的市民,每天早上天还未亮,泸州东门口便开始陆续有人聚集:只为抢占一个拍红嘴鸥的好位置。

泸州东门口,已经成为市民观赏和拍照红嘴鸥的“打卡点”。

泸州市摄影爱好者陈富全和刘德成,是泸州摄影圈子里拍摄红嘴鸥的“狂热爱好者”,过去几年,相机里已经陆续储存了超过上万张的红嘴鸥照片。这其中,有红嘴鸥翱翔于长江之上的英姿飒爽,有红嘴鸥悄悄落在游客肩膀和手臂上的和谐共处,还有俯冲而下叼走游客手中面包的灵动淘气……

11月16日早上7时刚过,陈富全便出现在了东门口。当天,他特意带了两块电池。“多拍点。”他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拍红嘴鸥是他最喜欢的事情。

作为土生土长的泸州人,陈富全的相机里不仅记录了红嘴鸥,还有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这几年,每年来泸州过冬的红嘴鸥越来越多。”陈富全觉得,日益变好的长江水质和长江流域气候,是吸引越来越多红嘴鸥的“主要原因”。

翱翔在空中的红嘴鸥。

爱好拍红嘴鸥的绝非只有专业的摄影爱好者。记者在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检索发现,近几日,泸州东门口“打卡”拍摄红嘴鸥的推文和短视频明显增加。

有着洁白羽毛、红嘴红爪的红嘴鸥,一度被视作为流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业内人士有个共识:红嘴鸥的来到,折射出四川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

在泸州,很多爱好拍摄红嘴鸥的摄影爱好者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伴随着长途跋涉的成群红嘴鸥初冬“如约而至”的,是泸州和长江流域持续变好的生态环境。

护鸥长 社会各界的“多向奔赴”

盘旋在沱江江面上空,引来市民观赏、投喂,这是红嘴鸥与市民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保护红嘴鸥在泸州温暖过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又快到喂红嘴鸥的季节了!”11月初,泸州市民李恬在朋友圈中感慨到。

但和前几年自己准备馒头、面包等不同的是,今年李恬选择了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换取积分,到指定地点通过积分兑换面包。

这样的改变,起始于2019年。当年,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始牵头组织开展红嘴鸥保护工作。

保护红嘴鸥,是一场泸州各界的“多向奔赴”。

2022年初,为进一步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下,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打造了泸州市首个“绿芽”环保志愿服务亭并积极开展红嘴鸥保护、垃圾分类、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等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依托“绿芽”环保志愿服务亭,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40万人。

去年11月“绿芽”环保志愿服务亭启用以来,李玲负责的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通过中国志愿服务网、泸州市“绿芽积分”、志愿四川等平台向社会发布红嘴鸥保护志愿者“招募令”,动员了全国112所高校、22家企业和团体、3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培育了26支红嘴鸥保护志愿服务支队,为迁徙候鸟提供长达5个多月、150余天的保护活动。

“保护红嘴鸥成长,使其成为泸州环境美的新名片。”李玲告诉记者,她招募的志愿者中,年纪最大的70多岁,年纪最小的还在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