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灌区一隅(资料图)。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10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为推动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利厅组织编制了《都江堰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在前期经过专家咨询和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后,现再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规划》按照“系统规划、功能优先、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总体原则,共十章,分为总则、规划基础、规划核心和规划保障四部分,明确遗产规划范围为都江堰渠首及灌区全域,并以1949年为时间界限进行划分,将都江堰水利遗产分为历史遗产与现代遗产两大类型。
《规划》明确,都江堰水利遗产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与遗产保护措施无关、影响遗产工程运行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挖掘等作业。确需进行的建设工程,必须以保障遗产和工程安全为前提,并进行遗产保护影响评估,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部分。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在保护措施方面,《规划》特别强调要结合水利信息化建设、文物监测网络、河长制度等进行遗产的保护监测,在人力巡护基础上,加强卫星图片比对、红外照相机等技术手段保护方法的应用。未来应不断完善防护系统,扩大覆盖面,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实时的监视与防护工作,构建天空地水一体化透彻感知体系。
水利遗产折射出我国深厚的水利文化。《规划》表示,针对遗产的价值特征,遵循科学、适度、持续、合理的原则展示和利用遗产,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展示利用。同时,加强探索都江堰水利遗产的展示利用由单一的观光式游览向兼具观光、参与、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转变。
《规划》提出,依据都江堰水利工程遗产的构成要素的类型、空间分布形态与相互关系,确定都江堰水利遗产展示的总体格局为“一核六带五片”。
具体来说, “一核”是指把都江堰景区打造成为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文创产品研发、学术会议为一体的都江堰遗产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六带”是指建设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沙沟河和黑石河六条景观廊道工程;“五片”包括李冰历史文化遗产公园、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示范基地、红色主题水利工程展示区、农耕灌溉文化遗产公园和生态文化示范区。
“基于优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按照水利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要求,结合我省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布局,有必要为都江堰水利遗产编制一个保护利用的科学规划。”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针对《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于2023年11月25日前,以单位或个人实名方式,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反馈至编制部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