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11月11日,位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热敏灸疗室内,医护人员手持点燃的艾材,利用产生的艾热悬灸患者热敏态穴位,进行疾病治疗。热敏灸疗室入驻该康复医学中心近1个月,每日患者治疗量增加了四成左右,这是攀枝花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做好康复工作,才能做大康养事业。”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卿丽华说,人的身体功能得到恢复,才能真正实现康养。通过中医疗法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其中不少是外地人。为做大做强康养产业贡献力量,医院还将与社区、乡镇开展合作,把热敏灸等中医药技术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更多市民游客。

“把脉”中医药发展,攀枝花已有新动作。日前,攀枝花正式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攀枝花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步伐绘就了新蓝图。

《意见》从健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发挥优势,助力“健康攀枝花”建设;提升中医药质量,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中医药传承,推进开放创新发展;加强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6个方面,出台了20条具体意见。

“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攀枝花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万代兴说,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攀枝花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在降低发热,咳嗽,乏力,食欲减退、心慌等10个症状上改善明显,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攀枝花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提升中医药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在健康攀枝花建设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通过提高中医药医保报销比例、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开办中医医疗机构等措施,扶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中医药特色逐步凸显;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基层中医药工作不断加强;强化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肯定成效,也要正视短板。万代兴说,面临存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不健全、中医药产业规模不大、基层中医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需要因地制宜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康养+医疗”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已提出了奋斗目标:到2022年,力争实现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室,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占机构总医师达到20%以上,并力争建成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学科)2至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学科)12至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