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文莎 整理

芦山花灯表演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通锣鼓后,在悠悠的山歌声中“七个花鼻子”徐徐出场,台前一字排开、站定、做怪相、依次自报家门——“扫”“黑”“除”“恶”“扬”“正”“气”。

11月11日,在芦山县一处开阔的院坝里,《新版芦山花灯——扫黑除恶扬正气》迎来首演,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花脸哥、幺妹子跩起花灯,唱起山歌,唱出灾后重建新芦山的巨大变化。

芦山花灯属于四川地方灯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俗称“跩花灯”。人们在劳作之余,或者婚嫁、庆岁之时,伴随着铿锵的锣鼓,架着花灯等道具,手舞足蹈,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俗风格折射出当地的人文风采。

花灯表演中主要角色有两个:一个是丑角(俗称“花鼻子”或“三花脸”),另一个是旦角(俗称“幺妹子”)。在表演中,其眉眼、身段、步法、念白、唱腔等仍具有祭祀的影子。所以,芦山花灯是“傩中有灯,灯中有傩”,是研究傩戏的“活化石”。

2006年,芦山花灯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在28岁走上了学艺的道路。”《新版芦山花灯——扫黑除恶扬正气》编剧杨虎说,业余时间全部都用来学花灯练花灯了。

说起芦山花灯让他“上瘾”的原因,杨虎说:“花灯说、唱时而洪亮有力,时而清脆委婉,表现力极其丰富,更为有趣的是用的是地方方言,如二人问答,你问我答,可高亢,可舒缓,可欢快,可忧伤,有着强烈的竞赛气势,使它妙趣横生。”

“芦山花灯群众基础非常深厚,传播广泛。”杨虎说,此次创作的《新版芦山花灯——扫黑除恶扬正气》,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策法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