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美景。杨建 摄

川观新闻记者 阮长安 杜杰 陈昊

通衢广陌天地宽。千年前,这里有人挑马驮的茶马古道;80多年前,这里有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红色之路;如今,蓉昌高速直抵马尔康,九黄机场、红原机场建成投用,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立体交通体系由点到线成网。

川青铁路成黄段。杜杰 摄

奔流江河焕生机。这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全国唯一拥有大熊猫、若尔盖、长江、黄河、长征“五大国字号”公园的地方,70年间,正实现从“木头财政”到“林下生金”等生态蝶变。

和美家园乡村兴。藏羌回汉儿女砸碎封建农奴枷锁,阔步踏上社会主义道路,奋力追逐千年梦想,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大步迈向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新家园。

这就是阿坝——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

1953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前身——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成立。

70年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在8.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万阿坝儿女团结携手,发展活力迸发,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各族人民感恩奋进,共同铸就70载的壮丽辉煌。

花开新时代,藏寨羌村永远跟党走;奋进新阿坝,雪山草地奏出最强音!

生态美丽 “靠绿吃绿”探路绿色崛起

阿坝北部,若尔盖花湖。58岁的如科骑着摩托车又出发了,作为生态管护员,观测黑颈鹤、捡拾垃圾……在这片湿地上,他一巡护就是16年。

花湖。用旦 摄

花湖向东,九寨沟火花海。地震中受损的海子,历经生态修复补妆归来,水体清澈,美丽重现。今年前8个月,近3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九寨沟。

花湖向西,阿坝县黄河沿岸,新栽下的高原红柳迎风吐绿,一年多时间,742公里生态防护带在阿坝境内黄河岸边筑起……

生态立州,绿色是阿坝最亮的底色。几年来,花湖长大了,湖泊面积扩大435公顷,水位上升52厘米;九寨沟更绿了,去年植被覆盖区占比已升至80.91%;黄河边的若尔盖湿地,黑颈鹤种群数量突破2000只,成为全国最大的繁殖地。

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站好生态岗、植绿左右岸、守护江河源,已成阿坝全州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生态好了,家园美了。靠近岷江的松潘县镇坪乡麦吉村,新打造的游步道、风车、草坪与民居错落分布,共同组成“园林式”羌寨。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通车在即,村民们加紧提升改造民宿,期待更好地吃上旅游饭。

山里人家。阿坝州委宣传部供图

截至目前,阿坝已建成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三家园”乡镇32个、村145个,在“净土阿坝看见美丽乡村”成为雪山草地上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守护好绿水青山,阿坝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今年阿坝州各景区游客量呈井喷态势,截至8月底,阿坝州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四大景区游客总数突破649万人,较2016年同期增长32.79%,较2022年同期增长172.64%。

黄河干流生态防护带。杜杰 摄

和谐幸福 团结之花绽放雪山草地

一出蓉昌高速马尔康东出口,便是熊猫塔广场,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雕塑,提醒人们已经来到“熊猫家园 净土阿坝”;双拥主题公园旁,“全国双拥模范城市马尔康”大字醒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标语格外显眼;梭磨河边的九州广场上,各族群众围成一个同心圆载歌载舞……

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在阿坝这片热土,和谐幸福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主基调。

7月,壤塘贡巴拉卡草原上,2023年壤巴拉节暨“两联一进”干群联欢系列活动拉开帷幕。2000余名干部群众身着各色传统服装,在歌舞中话团结,在竞赛中聊发展,以民俗节日为载体,促进“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

壤塘县通寨硬化路。东周 摄

这,是阿坝州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2019年,阿坝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目前,全州建成“石榴籽工作中心”174个、工作室1090个、工作队156支,藏羌回汉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花开红似火,籽籽同心一家亲。

今年7月,“浙里石榴红 同心享亚运”暨嘉阿青少年“红船引领·逐梦青春”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在浙江省嘉兴市举行。两地青少年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羌绣挂件、藏族马甲、南湖红船模型、平湖西瓜灯……各族青少年通过礼物互赠,打开一扇认识交流的大门。

山海结盟,浙阿携手,这是浙阿民族团结进步之歌的一个音符。

2021年,浙川两省再次开启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温州、嘉兴、湖州3市对口支援阿坝州,每年6.5亿元资金投入到这里,90.3%资金面向基层,94.9%资金落到民生领域,致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持续打造对口支援工作升级版。浙川团结之花盛开在阿坝大地。

富裕小康 展开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初秋9月,阿坝县充盈着丰收的味道。一辆辆农用车满载刚收的青稞,沿着青稞产业园区的“四好农村路”运往加工地。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基建开路、交通先行,70年来,阿坝走出一条连通开放的发展之路:公路里程达1.56万公里,开通航线11条,川甘青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成型,1200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全域覆盖。

一幅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在阿坝大地徐徐展开。

2019年底,阿坝州13个县(市)提前一年全部摘帽,60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底,10.38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

晒花椒。任陶 摄

让脱贫地区“兴”起来。2021年以来,阿坝投入财政衔接资金56.9亿元,一大批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惠及群众的基础项目建成投用,一系列“特色农牧业+”“全域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

让脱贫群众“富”起来。阿坝做大做强“6+N”高原特色农牧富民产业,做响做亮“净土阿坝”区域品牌,绿色“菜篮子”、生态“果盘子”、特色“礼袋子”成为农牧民增收重要渠道。2022年,阿坝脱贫人口收入达到13224元,是2013年的7.1倍。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建州70年来,阿坝实现从“马背学校”“帐篷学校”到现代化教育的巨大变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75岁;近10年来城镇新增就业85356人,创建就业扶贫车间163个。

松潘古城花灯夜景。杨友利 摄

壮丽70年,阿坝栉风沐雨、高歌奋进,迈出高质量建成“一州两区三家园”新步伐。新时代新征程,阿坝儿女不愧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奋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