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出生农家,自强不息,四战青歌赛舞台

●《西部放歌》《儿行千里》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歌王子”

●带伤出演黄继光,英雄形象感动万千观众

●52岁的他既活跃在舞台上,也致力于培养新人

邓涵予

10月26日、27日,国家大剧院,以反映特级英雄黄继光光辉事迹为主线的复排歌剧《同心结》隆重上演。剧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演绎的黄继光形象感人肺腑。

200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王宏伟提供)


如何从农村放羊娃成长为一位歌唱家?此次他又怎样全心投入饰演英雄?在繁忙演出间隙,王宏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农家子弟

四战青歌赛一举成名

1968年6月24日,王宏伟出生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军人,母亲在家务农,在兄弟姐妹5人中,王宏伟排行老三。在他3岁半时,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母亲一人将5个儿女抚养成人。从小他就边帮母亲放羊边唱歌,童年时就坐在牧民的马屁股上听歌。

16岁那年,王宏伟被特招入伍,也是同批战友中最小的一个兵。经过三年基层部队的历练,王宏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要求——考军校。1987年,王宏伟如愿考入西安陆军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学习维吾尔语翻译,在乌鲁木齐,王宏伟找到第一个学习声乐的老师,后来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大专班,接受声乐专业训练。

2000年王宏伟荣获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王宏伟提供)


王宏伟被大众所熟知,是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九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青歌赛”)上,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前,他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王宏伟第一次报名青歌赛是在1992年,当时遗憾没能入围;1994年进入了半决赛;1996年闯入决赛但没有获得名次。2000年,是王宏伟第四次亮相青歌赛的舞台,一举夺得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也成为该唱法唯一一位获奖的男选手,他演唱的原创歌曲《西部放歌》大气豪迈,热情奔放,风靡一时。

2000年青歌赛金奖证书。(王宏伟提供)


“对年轻演员来讲,迅速爆红确实是一件很兴奋的事,但也觉得来得很突然。”王宏伟依稀记得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他去报摊买报纸,看到北京的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是关于青歌赛获奖的消息,还有很多自己的大幅照片,着实吓了一跳。随后王宏伟打了一辆出租车,刚一上车北京“的哥”就认出了他:“哎?你不是昨晚在青歌赛唱歌那小伙子吗!”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年,但王宏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觉得不可思议。

很快,中央电视台就组织获奖的青年歌手参加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王宏伟发现,无论走到哪,观众给予他的关注和热情都非常高。当演出结束后王宏伟第一次回到家乡新疆,本打算在乌鲁木齐的一个市场吃个便饭,却没想到整个市场被父老乡亲们挤得水泄不通。面对家乡人民的热情,王宏伟既欣慰又对自己当时的处境感到尴尬,饭还没来得及吃完就赶紧偷偷跑掉了。

王宏伟下部队为二位战士演唱。(王宏伟提供)


然而,王宏伟没有迷失,当别人都去走穴挣钱了,他依然头脑清晰,还是把重心放在学习业务和艺术实践上。“我心态还是特别好,没有因为自己有点小名气就沾沾自喜了,反倒是非常理性。因为我知道今天的荣誉来得不容易,加上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基层部队打拼,很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青歌赛获奖后,王宏伟被特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一边读书,一边继续参加社会实践,2年多的研究生时光,有一大半都在舞台上度过。那几年,几乎国内的所有的大型活动都有王宏伟的影子,在与郭兰英、王昆、李双江等国内一流艺术家同台演出过程中,王宏伟受益良多。经过不断历练,王宏伟不断推出新的作品,获得更多荣誉。

演黄继光

塑造英雄受“皮肉之苦”

作为一个有着36年军旅经历的老兵,在王宏伟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在演英雄、唱英雄。今年8月底,当王宏伟接到文旅部的电话,邀请他在歌剧《同心结》里饰演黄继光时,他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自己遇到这么好的一个机遇和挑战;紧张的是自己没有演过这么一个在中国人心中如此有影响力的伟大的英雄。

《同心结》剧照。 牛小北 摄影


“黄继光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英雄人物,你不能乱演,要完全按照甚至超过剧本给你的东西,才能让这个人物饱满起来。在堵枪眼的最后一刹那完成他人生最后壮举的时候,让观众感受到这就是黄继光,完全忘记了演员本身是谁,这才是成功的。”王宏伟解释说。

在正式排练之前,王宏伟翻阅了大量关于朝鲜战场的书籍资料,也对黄继光的身世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小在别人家打长工、父亲英年早逝、妹妹当了童养媳、哥哥有残疾,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哥哥拉扯长大,解放后黄继光又去当了民兵……从黄继光的经历中,王宏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除了有相似的经历之外,王宏伟跟黄继光的家乡四川也有着不解的渊源,儿时在农村生活的时候,王宏伟的邻居很多都来自四川,参军后和身边四川籍的战友一起生活,后来从事歌唱事业也唱了不少四川民歌。王宏伟对四川话一点不觉得陌生,这也为他演绎黄继光打下了基础。

《同心结》剧照。 牛小北 摄影


然而,当王宏伟第一次到四川德阳排练时,压力随之而来。在平常特别是军队的演出中,演员举手投足都是很阳刚、硬朗、程式化的,但在这个剧里面,必须要把这些都抛掉,因为黄继光就是一个自然朴实的农村小伙子。这个状态的转变对王宏伟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除此之外,无论走、跑、转身、站姿、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规定,导演还会不断调整、丰富前一天的调度。每天信息量非常大,王宏伟有点吃不消,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知道怎么演了”。

排练前期,王宏伟没有找到动作的规律,导演让摔就生生地摔、让跪就干脆地跪,几天下来浑身都是伤,特别是髋关节,因为要从楼梯滚下来,两侧都是青的,膝盖也跪烂了。在成都的第一次彩排,王宏伟还“挂了彩”,当时他从6米的楼梯上往下冲,速度很快,下场口通道附近有一个红色木块的道具,王宏伟的胸口直接撞到了木块最尖的那个角,当时要赶紧抢时间换装,他根本没来得及考虑、也没有觉得疼。等到整场剧目演完在化妆间卸妆的时候,他才发现整个胸前一大块皮都被戳掉了,留下一道很深的血印子,把化妆师都吓了一跳。

《同心结》剧照。 牛小北 摄影


为了尽快适应导演的思路,王宏伟一边做笔记、拍录像、反复回看再整理,一边感受黄继光的人物性格、消化剧本、配合音乐,让所有的东西都烂熟于心。整个剧目,年龄最大的就是王宏伟,舞台跑得最勤的也是他,每次演出前,他都会早早换好服装去舞台上默戏,把较难走的位置重新走一遍,要摔倒的地方重摔一遍,为的就是熟悉舞台结构,像在家一样。

在四川大剧院的三场演出结束之后回到北京,王宏伟的膝盖疼得厉害,每天敷药膏、吃药,虽然有一些好转,但还是有疼痛感。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演出,王宏伟都是带伤上阵,戴着护膝、护腰上场,很神奇的是,他在台上就会完全忘记疼痛。“塑造角色本来就是既艰辛、又充满快乐和挑战的过程。”王宏伟说。

温柔严父

有一套自己的育儿经

10月27日晚上11点,《同心结》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为期两天的演出,当王宏伟到家时,妻子孩子和母亲都已经休息了,王宏伟怕吵醒她们,就一个人睡在了客房。从9月14日《同心结》在德阳正式开排,到国家大剧院两场汇报演出完成,近两个月以来,王宏伟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平时6点就自然醒的他,那天早上一口气睡到了9点,连女儿读英语和练琴的声音都没能把他吵醒。

女儿轻轻推开卧室门,看到睡眼惺忪的王宏伟,说道:“爸爸,我给你倒一杯水吧。”8岁女儿的一句话让王宏伟心都融化了。原来,女儿早上7点就悄悄起来练早功,特意不让外婆把爸爸吵醒。这一次回来,王宏伟感觉女儿突然长大了,更懂事了。

王宏伟一家三口。(王宏伟提供)


在王宏伟44岁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父亲。从女儿小时候,王宏伟就教育其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女儿两岁时就培养她自己穿衣服、吃饭、洗澡,出门的时候要带着自己的小箱子,三岁就与王宏伟一起登台演出。“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首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家中的小宠物或者小宝贝,我可以很疼爱她,但是我更希望她在生活中是一个有良好教养、很独立、很有个性的孩子。”谈到育儿理念,王宏伟娓娓道来。

而在个人兴趣的选择上,王宏伟并不过多干涉女儿,弹钢琴也是女儿自己喜欢的。王宏伟的妻子杨珊珊是一名钢琴艺术家,女儿从小就看着妈妈穿着漂亮的裙子在舞台上演出,很羡慕,也一直把妈妈作为偶像。所以,在唱歌与弹琴之间,女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理由是“想像妈妈一样优雅”。每天,王宏伟的女儿7点钟起床,早饭前会先读1个小时英语、练早功,午饭前后还要再练5-6个小时琴,晚上是属于她的自由时间。

10月26日《同心结》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结束后,扮演黄继光的王宏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王宏伟提供)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在王宏伟和女儿的相处中也不例外。每次出门,王宏伟都要跟女儿说再见,然后抱一下才能走;不管王宏伟走到哪,女儿睡觉之前都要找爸爸,一定要给爸爸打电话。在王宏伟的眼里,女儿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孩子,她会在电话里说:“爸爸我好想你,你快点回来”,但从来不会哭闹、也不耍小脾气。

排练《同心结》,是王宏伟近三年来离开女儿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前去外地演出,最多一星期就要回北京看一下女儿,而这次一下走了20多天。“其实在小孩子这个年纪,特别需要爸爸妈妈在身边,哪怕什么都不做。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对小孩的成长、性格的养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王宏伟说,“我这次回来,女儿偷偷跟我说‘爸爸我想你的时候,就抱着你的枕头,闻一闻枕头的味道’”。

《同心结》演出暂时告一段落,王宏伟也终于有时间好好陪女儿。平时女儿练琴,没有太多的户外活动,最近几天上午,王宏伟都会陪着女儿出去打羽毛球、晒晒太阳,“她很开心。”王宏伟的言语中满是宠溺。

一生所爱

舞台是生命的一部分

如今已经52岁的王宏伟,即便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却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不断挑战自己。在王宏伟的眼里,舞台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前30年我没有舞台,一直在寻找舞台,到了2000年以后终于有了舞台,就格外珍惜。我为什么一直到40岁才结婚,很大原因是每年都有大量舞台任务,根本没时间谈恋爱。”听起来像是一句“抱怨”,但这对王宏伟来说却是个“甜蜜的烦恼”,“虽然现在有家有孩子,但舞台依然是我生命割舍不掉的一部分。”

《同心结》剧照。牛小北 摄影


从2008年第一次接触歌剧,王宏伟就越来越放不下了,一年一部、一年两部,慢慢坚持下来,民歌歌手出身的王宏伟已经有15部歌剧作品。在王宏伟看来,歌剧舞台能够把一个人的能力无限放大,同时又能不断挖掘个人的潜力,歌剧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是感情的表达,直到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和完整的情感故事,这是最让他迷恋的。

这次歌剧《同心结》,王宏伟并不是必须要接,但他认为,作为一个职业演员,放弃了舞台就等于放弃了事业,放弃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这次不接,我肯定会后悔一辈子。”王宏伟说,“在我人生的履历上,能够留下几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我觉得这是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我活着的意义所在。未来,如果还有像《同心结》一样的好作品,我不会顾及自己年龄多大,依然还会去参演。”

《同心结》剧照。牛小北 摄影


除了亲自上台演绎经典,王宏伟还致力于培养后辈,从2012年开始,王宏伟就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一边工作一边带硕士研究生,3年前,王宏伟又被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常告诫学生:一名演员想要保持足够的自信,在舞台上反复锤炼才是硬道理,这也是王宏伟一直坚持的。

【大咖名片】

王宏伟,52岁,中国内地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新疆,16岁入伍当兵。2000年凭借“第九届央视青歌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走红,《西部放歌》、《儿行千里》等代表作风靡一时,王宏伟从那个放羊的农村小伙子一步步成长为家喻户晓的“民歌王子”。2008年王宏伟首次出演歌剧便被深深地吸引,近年来在歌剧艺术舞台上屡获佳绩。目前,王宏伟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