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递现场。 成都大运会执行委员会供图

刘珩 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摄影 黄潇

7月14日,雨后的清晨格外凉爽,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第三日)如约而至。

当日,成都大运会火炬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和成都工业学院传递,共有152棒火炬手参与。

从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出发,“蓉火”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和友谊,承载着希望、梦想、青春和未来。大运理念与体育精神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传承与弘扬,青春与梦想在“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奔涌和激荡。让我们相约盛夏天府,共赴青春之约。

火炬传递现场。黄潇 摄

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

早上9点,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的校园里热情洋溢。在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曲《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旋律中,火炬传递成都站西南财经大学第1棒火炬手、奥运竞走冠军王丽萍高擎火炬跑出会场,开启了当日的火炬传递。

在当日的火炬传递中,年龄最小的火炬手仅14岁,最年长的火炬手60岁。他们中不仅有朝气蓬勃的学生,还有来自交通、经济、科技、农业、政法、教育、警察等领域的行业代表,以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其中,最年长的是第22棒火炬手,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德敏。2010年,战旗村的“接力棒”传到高德敏手上,他成为战旗村第八任“掌舵人”。在高德敏的带领下,战旗村率先敲响四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中的“明星村”。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传递火炬,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高德敏也联想到战旗村的未来,“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也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对此,第13棒火炬手、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成都市“蓉漂计划”专家潘锦功也十分赞同。自2009年到成都创业以来,潘锦功和团队打破国外垄断,研发生产出世界第一块大面积(1.92平方米)碲化镉发电玻璃,建成世界首条100兆瓦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在他看来,大学生不仅是体育的中坚力量,也是科研的中坚力量,“希望参加大运会的这些大学生们能从中获得梦想的力量,把体育精神浸润到我们的学习、科研和工作中。”

火炬传递现场。黄潇 摄

别出心裁的“交接”,传承精神传递希望

激扬青春风采,奏响运动乐章。在传递过程,高举“蓉火”的火炬手们脑洞大开,设计出许多别出心裁的交接动作。

其中,第20棒火炬手——首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牟廷敏与第21棒火炬手四川省挑战杯大赛银奖得主代梦懿交接时,当代梦懿的火炬点燃后,牟廷敏在原地摇动“齿轮”,代梦懿围着牟廷敏转圈,待完成蓄力后,牟廷敏又助推了一把,代梦懿顺势弹出,开启自己的传递。

这是两代工学人的交接。58岁的牟廷敏是著名的桥梁专家,参与工作的35年里,他设计了诸如雅康高速大渡河特大桥等许多座桥,令崇山峻岭中的蜀道变得四方畅通。21岁的代梦懿还是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但她已经参与了许多学生技能比赛,让技能在实践中磨炼精进。他们一个修桥,一个造车,共同担负起交通强省的使命责任。

“老师,怎么用一个字概括成都大运会?”“‘大’字,既代表大学生,更象征成都有容乃大的包容性。”传递现场,第28棒火炬手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粟航做老师,第27棒火炬手陈杰做学生,模拟了一堂课,当粟航用火炬勾勒出“一”后,陈杰接续了一撇一捺,两人合写了一个“大”字。

这像极了粟航陪伴留守儿童的日常。2020年大学毕业后,粟航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南充市高坪区御史中小学。过去几年里,她把周末和节假日献给了“童伴之家”,陪留守儿童做手工,给高年级的孩子做课外辅导,累计帮助几百个学生。如今服务期满,粟航也将奔赴新的岗位,但她还是会抽时间回去陪留守的孩子,讲火炬传递的故事,传递自强奋进的大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