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 靳晓沛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对于中国广大科幻迷而言,童恩正创作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堪称经典。这部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说,发表后轰动全国,并且很快拍摄成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在科幻迷眼里,童恩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在考古学界,他则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甚至是一位对学科做出极大贡献的科学家。

10月31日,中国考古学前沿论坛暨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川大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宪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已经病故的川大考古人童恩正先生。据他介绍,正是童恩正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以一个大时空和大视野来宏观地观察研究东亚的历史和文化,启发了研究者的思维方向。为此,在日本举行的一个国际考古学会上,还专门举行了一个分会场纪念童恩正先生。

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童恩正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还在大学念书时,他就已经开始发表文学著作和科普著作。

1960年,童恩正的《古峡迷雾》出版。作品一发表,便受到了青少年读者的欢迎。这让他1961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分配到了峨影厂担任编剧工作。他到峨影厂工作以后,开始改编《古峡迷雾》的电影剧本。有意思的是,作为历史系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童恩正的电影改编还未完成,四川大学将他又要回学校,担任冯汉骥教授的科研助手。从此,他开始在考古学和文学两个领域里纵横驰骋,过起了身兼两个工作领域的“两栖人”的生活。

让童恩正被广大科幻迷认识的,是他的科幻小说《珊湖岛上的死光》。在1963年,童恩正写的科幻小说《珊湖岛上的死光》,在1978年发表后轰动全国,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且立即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受到正统文学和广大社会鼓掌欢迎。就是这篇作品,同时被资深科幻小说评论家评为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后来,这篇小说还被改编成连环画、广播剧,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位影响学术界的考古学家

在川大考古专业的前辈及老师们眼里,童恩正更是一位影响学界的考古学家,一位科学家。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林向曾经回忆过两人一起野外考古的情形:我还清楚地记得1964年一起在茂汶萝卜寨(羌寨)发掘石棺葬时,一日两餐以玉米酸菜汤充饥,冒着野岭风沙,晨着棉袄午披单衫,整天喝不上水,山上山下奔波指挥民工,口干唇裂,山风吹干湿透的汗衫的情景。再如1975年秋在西昌坝河堡子带学生发掘大石墓时,半个多月吃住在农民堆草的破屋里, 他被虫子叮咬一身红肿,奇痒难忍的狼狈相,似乎还历历在目。但正因为有这次发掘才使人们第一次得到这种神奇的大石墓葬俗的可靠科学资料。

童恩正让更多学界同仁刮目相看的,是他在《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李永宪说,童恩正认为这条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从东北一直到西南,像一个半月形环绕着中原大地。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到铜器时代,活动在这一区域内的为数众多的民族留下了若干相关的文化因素。“童恩正的这一观点的提出,代表着中国考古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一个宏大的视野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影响了学术界如何看待亚洲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的边界问题。”

2012年,日本福冈召开第五届东亚考古学大会,专门设立了一个分会场纪念童恩正先生。 “我印象中,还没有一个国际学会上有专门纪念中国考古学家的情况。”这是来自国际同行对中国考古学者的认可与尊重。李永宪说,童恩正先生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个科学家的素质与精神,“不管是他的专业研究还是业余创作,都彰显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时,孜孜以求,从不停息的一种理念。只有满怀这种科学精神,才会对事业专注,才有想象,才有跨越性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