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川剧《目连之母》打头阵刚开启了“2020年成渝两地川剧艺术交流演出系列活动”的首场演出,紧接着10月30日,2020成渝两地川剧艺术交流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来自成渝两地川剧演员、戏剧家协会、演艺行业、高校等领域代表汇聚一堂“话行业家常”。

贴近巴蜀观众,成都川剧“走进”重庆文化地标

10月29日晚,由成都市文广旅局主办,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承办、演出,成都市戏剧家协会协办——川剧《目连之母》,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隆重上演。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彭欣綦等与众多重庆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10月30日的活动,则将这类型的演出延伸至行业层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与重庆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在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也预示着在未来,将有更多来自成都的品质川剧与重庆戏迷们见面,这种交流也为两地川剧人合作搭建了创作桥梁,利用艺术资源共同抱团取暖。

“艺术不能闭关自守,一定要走出来,要走出来才能吸收其他院团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行政负责人、常务副院长陈巧茹在签约仪式上说道,她认为艺术院团在运营和推广方面确实存在短板,而这方面应该借助重庆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的优势。把优质成都川剧带到重庆,展示的是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近年来年轻演员、整体创作风貌,也更有利于导演、编剧们的交流。

谈起推广,重庆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欣认为,川剧是两地文化交流最好的平台之一,除了剧院,校园、社区、商场等都是展示川剧风采的地方,从而促进川剧整体发展、商业运营的发展。陈巧茹也希望,未来不仅仅是川剧,更有京剧、木偶剧等多品种剧目,以更系统地方式在重庆驻场演出。

贴近时代审美,营造川剧“艺术生态环境”

“我昨晚去看了《目连之母》,之前就听说好,没想到这么好。”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黄波觉得很亲切,这次交流让他回想了自己在成都求学时,去锦江剧场看剧的兴奋。黄波看来,如今的川剧受众已和以往不太一样了。双城川剧交流,不是仅仅靠单纯的演出或者把作品走进校园,双城的川剧人更需要共同营造戏剧文化生态。“其实现代的年轻观众他们的艺术视野是广阔的,艺术眼光是包容的,所以更需要我们多反思怎样把自己的作品做更好,演出平台做得更专业。”黄波认为戏剧生态可以通过艺术讲座、艺术普及等形式,利用好双城艺术家资源,这也是国家文化传承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国家艺术基金评选专家薛新力,从剧目内容的角度剖析了川剧的“时代性”。以《目连之母》为例,目连救母的故事称得上是传统戏剧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了,但由川剧名编剧徐棻和梅花奖得主虞佳主演的《目连之母》,把古老典故中的孝道和清规戒律的冲突,进一步演绎为礼教专制和人性与情感的较量,这种改良就长在了时代性的审美点上。但整个方式又表达得非常接地气,传承与创新很好的结合,显得细腻又成熟。

“出人出戏最终的落脚点是出观众,没有观众有再多的人才也没用。”薛新力的这个观点,得到了成都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军等现场不少专家点头赞同。并且让川剧贴近观众并不是单方面的,对川剧演员来说,多与当下的年轻人接触,了解他们的审美,从当下观众的眼中知道自己哪里演的好,哪里还有不足,才能摸好自己心里的那杆业务秤。“突破自我,传统是我们出发的起点而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