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时隔八年,王跃文推出了54万字的新长篇《家山》。这是王跃文多次重返乡间田野做实地勘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才娓娓道出的家国史诗。

王跃文      

7月5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川观新闻推出的“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第十五期上线,丛治辰、白烨、张莉等评论家,将目光都投向了王跃文的笔下故乡,生生不息的大国“家山”,从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深读”《家山》。

《家山》,王跃文酝酿三十年、构思近十年,以书写回馈故乡的心血之作。以湘地乡村和风土人情为题材,描写南方乡村沙湾在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结构、风俗民情、耕织生活、时代变迁。其中包含了王跃文的经历、思考和情感的人生积淀,凝聚了他全部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这部小说被中国作协列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一批书目。

王跃文从小在乡野间长大,各种农作物、动植物、生产工具、时令节气都和生活息息相关,他心中拥有的世界因此而丰富。“世界是名词组成的,我们掌握的名词越多,我们知晓的世界就越广阔”。虽然乡村生活是最熟悉的,最有入骨入髓的体验,但从二十多岁开始写作以来,乡村生活经验从未进入过他的创作视域,直到“四十岁以后,记忆中乡村的人与事朝我扑面而来”,他对生活的理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他认识到,乡村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乡村,而不是在城市。他重新审视和领悟家乡充满灵性的山水风物,含蓄敦厚的情感方式,质朴纯真的人情人性,重义轻利的乡村伦理,这一切都进入到《家山》中,成为他“乡土写作”的宝贵经验。“小说创作过程中,我刻意要回到原生态,回到日常,回到真实的生活本身,呈现一部我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用一个乡村去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

评论家丛治辰认为,《家山》写出了一种充沛的乡绅文化,“小说中有极其明媚的风景、风俗的描写,这样一部红色经典当中甚至能看到一些沈从文的底调。同时,《家山》也浓墨重彩地写到了一种乡村的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以乡间人情往来为基本情感基调的乡绅文化。在大历史当中写出了农村2000多年来能维系基本社会结构的乡绅文化,充沛、具体、复杂而动人,是《家山》的一大特色。”

白烨在阅读《家山》时,感到有意料之外的惊喜,“这种感觉很类似当年阅读陈忠实的《白鹿原》,《家山》确实也与《白鹿原》有一定的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山》是南方版《白鹿原》。”白烨直言,《家山》显示出一种史诗性的品格,王跃文也由此展现出一位小说大家的气象与气度。

评论家张莉从《家山》中获得了一种久违的安稳感,书中“家乡瑞雪,河山安宁”不断萦绕心头。“在我看来,《家山》是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创作又一重要的收获。”张莉表示,《家山》是属于我们时代的写作,王跃文将我们时代对革命史、乡村史的理解放到作品里,让我们看到变革的重要,也看到传统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