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摘过以后,桑叶可以利用起来喂鱼。”近日,四川省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五社村民梁丕贤一大早就背着背篓去桑叶园采摘桑叶和瓜藤,并投放进家门口的鱼塘中,塘里的鱼儿瞬间沸腾起来。看到记者们的到来,梁丕贤高兴的说。

由于母亲生病、缺乏劳动力,梁丕贤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村里也开始将果树种植作为村集体经济进行发展,核桃园、桑葚园、莲藕园等陆续建起,梁丕贤就在家门口务工,照顾生病的母亲。

2018年,在村社及帮扶干部的引导下,梁丕贤开始租用村里的两口鱼塘养殖鱼苗,由于水质好,只喂青饲料,如今来他家买鱼和垂钓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现在除了在园区务工,鱼塘又给他带了一份可观的收入。

“园区有核桃树、脆红李,家里土地也流转在里头,有活路我们就在里面务工、挣钱。”梁丕贤说,“今年我又投放了两千多尾鱼苗,在我这儿钓鱼的人也比较多,我还养了一两百只鸡鸭鹅,下一步准备搞个农家乐”。

“大园区建起来,如何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嘉川镇又积极引导老百姓发展户办微庭院,搞“短、平、快”的产业。让他们园区能挣钱,庭院能增收。”旺苍县嘉川镇党委书记书记石宝剑介绍说,园区建起来了,如何保持长效运作,协调季节影响,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当时便成了摆在当地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通过“选对路+优服务”,小产业也能推动大发展。五红村累计种植蔬菜110余亩、脆红李300余亩、核桃1500亩;建设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基地1个,培育发展养殖大户10户,辐射带动村里36户贫困户发展起了户办经济。预计到今年年底,该村种养殖业产值可达30余万元。当地还深入探索“现代农业园区+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园+户办特色微庭园”的三园联动模式,坚持绿色生态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致富增收渠道,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适度经营’的思路,全县编制了全县“五小产业”扶贫作战分解表,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范围、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组织农技专家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大力培育“五小产业”经营主体。”旺苍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赵章普说。今年,旺苍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因地制宜出台了“小庭院、小作坊、小农家乐、小加工、小商店”等五小短产业发展方案,因户施策发展一系列“小字号”经济,让“五小”产业成为了广大贫困户的致富产业。截止目前,该县共引导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15872个,实现产业收入1.1亿元。全县参与“五小”产业发展贫困户人均收益达3600余元,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8%;“五小产业经济”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