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徐登林 薛维睿 文/图

四名妇女,三人飞针走线,一人负责打杂。她们面前是两张长桌,桌子上放着几只已经完成的编织品——藏式碗袋。

10月26日,在阿坝州红原县安曲镇下哈拉玛村,第一书记张文浩将记者带到村旅游协会办公室,指着刚做成的碗袋说:“这里面盛满了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梦。”

坐在靠窗子边的妇女名叫泽郎措,33岁,手上的碗袋已编织一半。只见她一手捏碗,一手持针,针带着毛线在碗沿的竹篾上缠绕。“碗的大小、勾的花纹全凭感觉。”泽郎措称。

张文浩介绍,在未定居之前,红原牧区的牧民逐水草而居,帐蓬和家具等在转场时靠人背马驮,容易损坏,特别是碗更容易坏。当地人就用牛毛线和柳条编织成碗袋,套进碗袋的碗就没那么容易坏了。

“不只咱们红原县,在周边县,碗袋在过去都比较盛行。”红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化艺术和遗产保护股股长西拉哈姆介绍,碗袋编织属于阿坝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牛羊毛编织工艺的一部分,在红原县,下哈拉玛村是第一个将这一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并探索产业化转化的地方。

下哈拉玛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236户、1002人,其中,贫困户55户,176人。“2017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张文浩说,村里计划将碗袋编织进行产业化转化,让其成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动力。

“我现在靠编织碗袋,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每月有1000元的稳定收入。”泽郎措的几根手指头缠上了胶布,她说,这活儿不累人,就是天气冷时比较伤手指。

记者在下哈拉玛村的仓库里看到很多已经装箱的各种碗袋,五颜六色,十分漂亮。上面还有标价签,大碗袋价格600多元,小的也要100多元。“由于没有渠道和市场,以前这些碗袋销售并不好,所以参与的贫困户也不多。”张文浩说,目前,村上已成立起红原县好手艺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碗袋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

近年来,下哈拉玛村碗袋编织在技艺主传承人撮莫的努力下,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将碗袋胎架由过去的柳条改成了竹篾,这样,做出来的碗更光滑,将牛毛改成羊毛,更容易获得原料。

去年6月,下哈拉玛村两委干部和村里的碗袋编织代表一起到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参观学习。“他们那里的竹编品种多,对接市场程度深,给我们很大启示。”张文浩说,现在,村里也开发了花瓶、果盘、抽纸盒、手机套、钥匙袋等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