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罗尹 唐广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10月23日,霜降,冬天即将来临。天一冷,林林总总的餐饮江湖里,火锅永远是选择困难症犯了的时候,最佳的选择。在寒冷的冬日,约上三五好友,围坐火锅四周。看火锅里红油滚滚冒着泡,奶白汤色烟雾缭绕,周围的一切开始虚焦,视野里只剩牛肉血旺鲜毛肚,山药土豆金针菇,还没开吃,整个人就已经先暖了起来。

这是一家开在内江最老的长途汽车站背后的一家火锅店,市中区的棬子路浓缩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内江的风情,深居其中的“唐八娃重庆梯坎火锅”有和这条街一样古老的感觉,一块简易的、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店招,更没有环境可言,全靠朴实的重庆老火锅味道取胜。

》》》开店13年 一口麻辣锅养活一家四人

算上老板、厨子、传菜员、服务员……这家火锅店实际就只有两个人,是一对连彼此生日都记得模棱两可的夫妻。

今年49岁的唐永财是东兴区椑木镇人,因家里排行第八,人称“唐八娃”。在2007年回内江开店之前,他经由亲戚的介绍在重庆一家火锅店里学炒料。学成归来,唐永财最初在棬子路与环城路口子上开了一家火锅店,因原来的地方有处梯坎。他把店名取为“唐八娃重庆梯坎火锅”。即便2009年换址一次,但也始终在棬子路上,相距不过百米,慕名而来的大都是老顾客。

“我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当时就是为了照顾娃儿读书,放弃了在重庆打工的机会,才回到内江自己开店。”13年光阴飞逝,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儿子也读大二了。“可以说,我就是靠这一口火锅,带大了两个孩子,养活了一家四口!”话语间,唐永财透露出作为一家之主的骄傲。

这是一对“神仙夫妻”。丈夫说老婆不识字,老婆把丈夫生日记成了自己的。唐永财回忆说,1987年,16岁的他开始出来学理发。不记得几年之后,他看到理发店门口有两位老婆婆在卖锅盔,天寒地冻时,他常常叫她们进店喝水。久而久之,两位老婆婆觉得他心好,提出要把同村的姑娘介绍给他。这位姑娘,就是现在的火锅店老板娘,46岁的余开丽。

》》》8张桌子无空调 生意最好一天卖42口锅

相聚是火锅的本色,也是它的特色。每一口火锅,每一次围坐,都是一场人间小团圆。

环顾唐八娃重庆梯坎火锅,不过只有8张桌子,没有空调只有吊扇。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内江人在此吃火锅全年无休,炎热的夏季也不例外,甚至还以此为傲。

唐永财说,店子不大,生意最好的一天卖了42口锅,甚至有的食客从夜里来店里吃到第二天清晨。

菜单也很“简单粗暴”。没有花里胡哨让人不知所云的称谓,全部都是食材本身的名字。最长的名字也不过是“梅林午餐肉”“麻辣嫩牛肉”。

“这是我个人认为‘内江最好吃的火锅’。”就餐时,有食客话音未落,火锅店老板唐永财堆满笑容,向男男女女都递上一根香烟。一圈下来,虽然只有一人接受。这是唐永财对入店的每桌食客雷打不动的社交方式,颇具江湖气息。

一场火锅下来,天南海北、谈资八卦、人生百味,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每一桌都是一个浮浮沉沉的江湖。

》》》主打小肠毛肚血旺 食材不够老板现买

这家藏在巷弄中的火锅店,到底好吃在哪里?唐永财一时也说不出来。“反正我们的食材就是新鲜,早上丈母娘一早就去买鲜货。底料都是我来炒,牛油来熬,几十种作料,全部是都原汁原味纯天然的!”

小肠、毛肚、血旺、豆筋是这家火锅店的必点菜。

经久不衰的头牌毛肚,几乎是每家火锅店的招牌菜,毛肚涮入红汤中,配合“七上八下”的娴熟开涮手法,瞬间就被弥漫香气的红油裹挟。蘸料则由香油、蒜泥和葱花简单调制而成。酣畅淋漓地吃上一口,爽脆的毛肚与香料的完美结合,才能不负美味。

而小肠,则要越煮越好吃。唐永财说,店里的小肠是没有泡发过的,提前煮20多分钟,卷曲之后口感更好。同样,店里的豆筋、宽粉等,都是干货,没有经水泡发,极大地保留了食物的本味,也考验着如狼似虎的食客们的耐心。若食材不够,老板三步并作两步跑去附近菜市场现买,从菜市场到锅里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热辣的汤底,滚滚红油,涮烫入味的小肠,弹韧的毛肚,绵密的脑花……上演属于重庆火锅的味蕾江湖,而腌渍的酸菜的注入,再配上一碗现炒的、冒着锅气的蛋炒饭,能让火锅的滋味再上一层台阶。

随着年龄的递增、儿女的长大,忙碌了30多年的唐永财有时任性起来。“早上想睡懒觉,一般晚上营业。中午也在店里,老顾客想来都是提前打电话。”唐永财说:“最近有在考虑新店子,火锅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