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薇 彭英松 川观新闻记者 付真卿 石小宏

10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重阳节之际,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时代是座山,带着老人一起攀”特别报道,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探访、线上互动、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关注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难题,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截至10月23日,仅四川日报微博平台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就超过1亿,引发讨论留言超过2万条。

除了社会广泛关注,报道也推动“便老”措施在四川落地落实。10月23日,四川省卫健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要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建立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年人保留人工服务窗口等等。《通知》落实情况如何?又收到哪些反响?10月25日,记者再次进行了探访。

落实举措:多家医院完善“便老”措施

25日下午,记者前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探访,发现医院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了多项便捷服务。在医院的两个入口和门诊的5个分区,均至少有2名导医服务人员或志愿者,专门为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72岁的柏婆婆到医院就诊,“我娃娃帮我在家里预约了挂号,还专门教了我怎么出示使用。”柏婆婆说,但到了医院她又搞忘了。在导医人员的帮助下,柏婆婆顺利办好了问诊手续。“太谢谢了,医院就应该多安排些人帮帮我们老年人。”柏婆婆说。

除了提供导医服务,记者看到,在医院门诊一区还设有老年人优先窗口,专门为高龄患者提供从预约挂号、就诊、缴费、取药等服务,“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没关系,我们会带他们办好。”窗口一位工作人员说。

“我们已经收到了省卫健委的通知,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针对老年人的就医服务。”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一直以来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全院全员推行亲民温馨优质服务,倡导“微笑再多一点、言语再暖一点、沟通再细一点、关爱再多一点、诊疗再好一点”。

除了公立医院,一些民营医院也加强了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措施。据成都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樊映川介绍,医院目前已实现了老年人绿色通道全覆盖。医院在入院导诊台处设立了“老年患者就诊服务处”,提供接待咨询、预约就诊、就医指南、分诊引导及解释工作。“对于需要特别帮助的老人,我们会在他(她)肩上贴上‘重点帮扶’的标识。”樊映川说,凭借这个标识,患者可以到老年患者优先就医窗口,享受到挂号、收费、取药、医保报销、入(出)院办理、优先检查等快捷服务。老年人需入院治疗的,由主诊的门诊医生负责与相关科室联系,优先安排住院床位。

社会反响:老年人对政府部门举措点赞

连日来,关于老年人“数字鸿沟”的报道在川报全媒体各平台上引发网友极大共鸣,纷纷留言,讲述他们和家人的类似遭遇,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网友“cbgc_59157”以自己父亲的经历为例:老人机没有扫码的功能,我爸每次去医院都是我请假扣钱。网友“Gakki”则建议:可以参照以前远程交水费电费的窗口模式,一个窗口集成挂号、火车票、水电费等多种服务,每个社区、小区按人口密度进行设计。

对于此次报道和网友们的“仗义执言”,有不少老年网友特意留言表示赞同,“感谢帮助我们扩大呼吁声“。对于老人们在智能社会遭遇的种种困境,众多网友呼吁:“数字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我国老年人多,很多事情不能一刀切,还是要给不会使用手机的人留有之前的办事渠道。”

记者也采访了多位老年人,他们也对“数字鸿沟”难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表示点赞。

家住成华区64岁的退休工人刘大爷告诉记者,“之前挂号一般都是我儿子帮我弄,我自己完全搞不懂这些操作,如果以后医院都能保留一个只针对老年人的绿色通道,有人工挂号就真的太好,但话又说回来,到医院就医的大多是老年人,还是要用更多的办法让老年人熟练使用手机。”

郫都区的谢女士也有感悟,谢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家中的父母有看病需求自己都会帮忙手机预约,但很多时候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陪同就医,医院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就医,其实也让做子女的更放心,现在社会各界对老年人越发的关心和爱护,也体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愿景。

从事IT行业34岁的刘先生对此则有更多的畅想,他说:“现在的VR设备发展非常迅猛,如果说未来针对老年人的挂号系统能够链接手机支付系统的一虚拟的VR场景,完全模拟真实医院里面的人工挂号,但是支付流程走的是背后的现代互联网科技,那么这将是非常友好,而又科技感十足的老年人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