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朝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10月24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主持,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第七分论坛以《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创新实践》为主题,云集来自国内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色彩美学、科技创新、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多位大咖,进行主题演讲,纵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为公园城市建设建言献策。精彩论点频出,思想碰撞火花,为公园城市建设带来更多深入思考和裨益启发。

会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局长王科带来了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分享。

为什么是天府新区?如何在这里建设公园城市?王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建设中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在规划建设时,融入了很多前瞻性、先进性的理念,我们的想法是:把整个天府新区,打造成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我们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全面锚固了生态本底。”王科介绍,通过认真梳理片区内山水林田湖的基本情况,成都天府新区针对每一项生态要素,开展了水环境治理、农田景观再造、通风廊道管控、全域森林化等一系列专项工作,特别是针对新区独特的浅丘地貌,努力把原生态地貌控制到了80%以上,塑造了15条丘体景观廊道。目前,新区已经形成了“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生态格局,这样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还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丘美的大美生态本底,这是我们建设好公园城市最大的底气。

目前,成都天府新区已建成天府中央公园、鹿溪生态湿地等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吸引了200多个重大和高能级产业项目。在吸附、聚集创新要素方面,新落户20多万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成都超算中心等1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科院、国家农业科学院在内的17 个国家创新平台,清华、上海交大等41 个校院地合作项目,已经在成都科学城落地生根,美丽兴隆湖边的成都科学城,正成为中国西部科学城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老百姓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还成为了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王科说。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升民生福祉,王科介绍,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成都天府新区按照500到800米的服务半径,布局了118 个“15分钟公服圈”,开工建设了华西天府医院、天府中学等300多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还规划建成了“游憩绿道”“通勤绿道”“社区绿道”200多公里,便捷的独立绿道体系,将与老百姓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社区服务、公共绿色空间串联起来。“我们采用城市设计图则管控和技术审查的方式,引导商业街区全开放、研发街区半开放、居住街区适度开放,实现共享空间比例达到70%。”王科表示,最终目的是要营造“与工作的人一起生活,与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生活工作方式。

会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匡晓明也分享了天府新区的规划经验。

“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包括公园城市理论体系探索、规划全域框架、场景先导实践。天府新区的规划借鉴了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规划理念,凝聚了世界经验和中国智慧。”

他谈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总体城市设计框架规划依托天府大道、成资大道为主要发展轴,成为进入规划范围主要的门户通道。鹿溪智谷生态带贯穿基地,布局兴隆湖等湖泊,塑造沿鹿溪河创新智谷。基地内部有锦江、鹿溪河、东风渠三条主要水系,并结合东部龙泉山脉及城市组团间廊道形成整体山水格局。规划范围内分为7个主要城市发展区,并保留七个特色小镇,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在彰显公园核心价值五大场景方面,一是绿色生态场景:依托山水林森田,构建近自然化的生态本底;二是空间美学场景:倡导美学观点和设计思维,营造城市未来空间新意向;三是人文生活场景:突出人文城市塑造,营造全时活力的高品质人文生活; 四是科技创新场景:推动科创产业生态圈建设,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五是智慧城市场景:建设天府智慧城市,打造“未来+” 城市智慧治理体系,精准配套服务设施。

以场景营造街道空间为例证,要回归地域文化烟火气息。上学的路、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游憩的路,各有各有不同,各有各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