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5月26日,在绵阳市涪城区,总投资120亿元的创明新能源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临时用水用电接入,13台塔吊安装、桩基础施工已完成95%,同时进行的13栋建筑基础施工,基础工程量也完成约40%。

这个从开始对接到落地开工用时仅83天的新能源项目之所以能快速、精准地按计划顺利推进,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绵阳市涪城区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哪来?涪城区纪委监委给出的答案是,上好警示教育“一堂课”。

就在几天前,涪城区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大会,2600余名工业园区、各镇(街道)、各部门中层及以下党员干部参加了警示教育课。

大会现场

“案例有时间、有地点,也有部门在办理事项过程中拖沓、推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翔实、生动的案例让与会人员心惊肉跳。

“我们一定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汲取教训、改进作风、不断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效能。”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股股长余彪表示,一定要继续坚守底线,依法履职。

大会现场

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样离不开有力监督作保障。2022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开展了“清淤治乱·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访千企”活动中,让纪检监察干部化身“营商环境护航员”。

涪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顺钢,在走访辖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时,某管道经营有限公司的人员反映,希望政府部门每次开展质量抽查不要兴师动众,容易让市场里其他商家产生误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该问题说大不大,却事关营商环境。”他及时将问题反馈相关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为此专门向该企业负责人解释了质量抽检的法律依据、规范流程和相关要求,双方面对面地沟通,很快双方消除了误会。

“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另一法宝。

“我们店铺一个月电费高的时候一万多,低的也有八九千,物业收电费还加价20%,一年下来就要多支出2、3万元钱电费。”涪城区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中发现,一些采用转供电的小区或商业楼盘存在着转供环节违规加价行为。

随即,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督促下,一场“转供电”专项整治全面铺开,市场监管部门与发改、住建等部门通力协作,规范640余户“转供电”主体收费行为,清退违规收取电费750余万元。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涪城区先后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16件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