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明海

夏季,是白酒消费的传统淡季。连日来,伴随气温的上升,本该是淡季里泛起“冰”意的白酒市场,却也有一抹抹“火”一般的暖意——进入5月以来,虽已进入传统淡季,白酒企业特别是头部白酒品牌,纷纷推出系列主题营销活动,市场热度不减。

不仅仅是营销活动,从数据上看也有暖意。4月底5月初,国内19家白酒上市公司相继发布的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显示,多个白酒头部企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在白酒市场的复苏发展中,呈现出“冰”与“火”交织的情景。 当前,白酒市场都有哪些特点?是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问题需要值得注意?

淡季不“淡”  多个白酒品牌开展反季营销

记者注意到,5月份虽已进入传统意义上的白酒消费淡季,但各大白酒品牌的营销热度却丝毫不减,针对“五一”小长假和“520”等特殊节点,开展了一系列“逆市而上”的反季营销。

五粮液将5月确定为“五粮液和美文化节”,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重点开展主题活动。五粮液供图

五粮液将5月确定为“五粮液和美文化节”。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五粮液和美文化节活动期间,五粮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苏州、武汉、长沙、宜宾、昆明等重点城市开展主题活动,辐射全国26个营销大区,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策划开展五粮液和美文化节系列活动。同时,还在全国多个城市同步推出1000场由核心消费者、消费意见领袖、五粮液粉丝等参加的五粮液“和美盛宴”。

五粮液相关负责人透露,“五一”小长假期间,五粮液产品销售及宴会活动开展场次均取得两位数增长。

宴席市场,是白酒品牌发力的重点领域。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古井等名酒纷纷加码宴席市场,推出一系列扫码赢红包等活动。

有专家表示,从4月春季糖酒会展现的白酒行业热度和五一"黄金周"呈现的市场热度来看,白酒消费场景和市场动销都在进一步恢复中,渠道压力将得到一定释放。

“马太效应”  白酒行业出现明显分化

第二届“五粮液和美文化节”上海活动现场。五粮液供图

从国内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可以看出,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

19家上市白酒企业中,2022年净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三家,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离百亿利润“最近”的两家白酒企业是洋河股份与山西汾酒,分别实现净利润93.78亿元与80.96亿元。今年一季度数据同样反映出白酒头部品牌的领先优势:贵州茅台、五粮液一季度营收都在300亿元以上,达到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从“两报”来看,白酒行业开始出现较明显分化,靠前的行业龙头企业保持较好营收和利润,靠后的酒企则出现较明显分化,有多家利润出现负增长。如中部省份一颇有名气的白酒品牌,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65亿元,同比下降42.87%;净利润3亿元,下降42.38%。

酒业营销专家肖竹青分析认为,未来中国酒业会呈现出“K型”发展态势,一方面是以“茅五洋”为代表的名酒强势复苏,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名优白酒品牌集中,而下行的则是区域酒厂,因为其缺少对渠道及价格的管控能力,这些酒企未来将面临名酒对市场的强势挤压。

对白酒行业产生“马太效应”的原因,酒业分析师蔡学飞表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行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是品牌化与品质化消费趋势走强,拥有产区、规模与技术的头部名酒发展提速,酒行业品牌与产品集中度不断提升,部分区域中小型酒企逐渐被‘边缘化’。”

大力去库存 白酒行业的第一要务

无论是白酒企业针对淡季开展的一系列反季营销,还是当前白酒市场的“马太效应”,背后不可回避的都是同一个现实问题:当前白酒行业的库存压力较大。

今年成都春季糖酒会期间发布的《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消费白皮书》指出,白酒库存压力相对较大,“约39.7%酒商库存在5个月以上,33.6%酒商库存在3至5个月”。同时,白皮书也表示,今年以来,白酒行业总体销售额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行业发展稳中向好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

“从目前来看,白酒行业上半年的主要挑战,依然是消化过去三年因为疫情导致的产品库存。”蔡学飞表示,同时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崛起,消费意识与行为又变得非常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这些因素也都考验着传统酒企的发展与经营能力。

对于今年白酒行业的整体走势,肖竹青表示,“目前白酒社会化库存是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下半年中秋节后,随着白酒消费旺季的到来,有望成为酒业重回正轨发展的时间节点。”

尽管白酒市场出现 “冰”与“火”交织的情景,但一季度川酒表现不俗:五粮液实现营收311.39亿元,泸州老窖以76.10亿元紧随其后,舍得酒业、水井坊实现营收分别为20.21亿元和8.53亿元。“川酒是四川的优势产业,四川已经形成完整的白酒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川酒有一系列表现抢眼的头部品牌。”肖竹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