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晓沛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而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扶贫工程。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如何走出困境?教育的“在场化”如何实现?面对时代发问,作家又该如何发挥出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10月23日,由省作协创研室、省作协创联部、绵阳市作协主办的贺小晴长篇报告文学《天边的学校》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在众多学者看来,《天边的学校》以木里中学为标本,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试图为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找到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书中所揭示的木里教育现状,也是当前众多中国边缘地区的教育现状,而书中反映的木里中学成功推进教育改革,也让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希望。

“这是来自教育改革第一现场的同期声”

绵阳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马培松称赞《天边的学校》为“来自教育改革第一现场的同期声”。“这本书写了天边的事儿、写了天大的事儿、写了天命的事儿。”评论家、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唐小林在会上对《天边的学校》评价道。评论家、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白浩直言,作家贺小晴用木里中学教育改革的个案支撑起从“历史”到“现实”两头都非常沉重的担子。“看似个案化的案例触及了边远地区教育改革的深层主题,引发我们对扶贫扶智这个共性问题的思考。”

作家、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刘裕国在拿到样书后,一口气将其读完。在他看来,《天边的学校》所记录的是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缩影,展示的是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一道亮光。“作者因时而谋、顺势而作、用大视野抓住大题材,使读者能深刻的感知到脱贫攻坚不仅改变了土地,还改变了那片土地上的人。”

“顺畅、过瘾、感动”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对该书的切入主题、表现手法、细节刻画等方面进行了点评。“顺畅、过瘾、感动。”评论家、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艾莲在阅读完《天边的学校》后给出了六个字的高度评价。在她看来,大叙事题材,小故事呈现,实现了抒情传统与真实逻辑的碰撞。“情感充沛、细节丰满、结构精致、作者采访的功底扎实让人钦佩。”刘裕国也坦言,报告文学的内容是王道、主题是关键,《天边的学校》直指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鸿沟,将脱贫攻坚的大主题落脚到教育扶贫的小切口上,彰显了一个作家为时代提笔、为人民书写的大格局。

“可以想象作者写作的难度,以客观的态度全景式采访、捕捉、写作,极力保存表现木里教育的原貌,这是这部作品真正的价值。”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杨青坦言。在白浩看来,《天边的学校》原生态的还原了木里中学教育改革的路径,所记载内容没有神话改革,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纪实性极强,没有拔高、没有煽情,完全用事实说话。”唐小林在会上还特别强调了该书对细节刻画之妙,对刘凯、黄河、胡启华、伍松等典型人物的详尽塑造,勾勒出了一道个性鲜明、清新亮丽的人物群像。

据介绍,作为中国作协2020年重点扶持项目、四川省作协“万千百十”工程重点作品,《天边的学校》用深情笔触,聚焦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唯一的完全中学——木里中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当代教育“均衡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时代记录,是以文学作品讲述脱贫攻坚“四川典型”的“四川故事”。

“我一直在追问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尽到一个写作者的责任。”会上,作者贺小晴分享了这段特殊的报告文学创作体验,“虽然创作过程很艰难,但我也在走访中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在不久前的新书发布会现场,有很多从木里考到城市的大学生来签售,我突然感觉能够记录他们从大山走出的过程,是一种很幸福的体验。”贺小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