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梅  川观新闻记者  任鸿

充分挖掘红军长征在甘孜留下的丰富资源,打造具有甘孜特色的长征精神红色教育品牌。近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

记者获悉,分院将整合康定、泸定、丹巴红色资源和特色点位,打造“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 “天堑变通途·富藏兴藏”等长征精神精品教学线路,由点及面开展“体验式、融入式、滴灌式”教学,以增强培训的感染力、吸引力。

围绕“天堑”做文章,弘扬长征精神,甘孜泸定桥分院推出的教学路线“讲述”着怎样的长征故事?一起来看。

线路一: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

顺承总部飞夺天堑教学线路,遵循红一方面军在甘孜长征路线,设计开发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磨西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磨岗岭—飞夺泸定桥战前会议旧址—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化林坪—分院“红色甘孜”展厅现场教学线路,充分展现“飞夺泸定桥”在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红军在艰难险阻面前坚守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职责任务。

【重点教学点位】

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之大渡河上。自建成以来一直以军事要塞和藏汉交流的重要通道著称,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英勇飞夺泸定桥,一举粉粹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为中央红军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毛泽东同志也为此而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句,泸定桥自此名扬中外,巍然屹立于大渡河上,向后人展示着不朽的革命精神。

线路二:天堑变通途·富藏兴藏

围绕十八军在甘孜建设川藏公路,设计开发“原川藏公路二郎山段—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大渡河悬索桥—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折多山垭口”现场教学线路,同步拓展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族团结教学子线路,采取新旧对比方式,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与时俱进,推动甘孜取得天翻地覆巨大变化的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弘扬长征精神,顽强拼搏、敢为人先,凝心聚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重点教学点位】

原川藏公路二郎山段

二郎山是川藏公路上第一座高峰,为康藏高原与川西平原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尝试过对沟通康藏的道路进行修筑,但大多归于失败,民国时期西康建省后曾尝试修路亦草草收场。惟有1950年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途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采取“一面行军、一面修路”的策略,在短短数年间竟修通了从雅安到拉萨的川藏公路。二郎山公路正是其中最为艰险的一段。人民军队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铸造了人类交通史的奇迹。

建国70多年来,汉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发挥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改善着二郎山乃至泸定的交通状况,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链接】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 四川是红军长征历经时间最久、走过路程最长、经过地域最广、经历战役最多的省份,红军长征为四川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深入挖掘盘活这一丰富的红色资源,我省提出,以立足四川、联动周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定位,整合现有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和各级党校资源,由省市联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

学院按照“统分结合、省市共管”管理体制,分为1个总部、5个分院,总部设在省委党校,作为伟大长征精神教学总基地;5个分院分别为阿坝雪山草地分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凉山彝海结盟分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