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


姓名:孙克中

年龄:87岁

籍贯:辽宁省

经历

1950年12月,17岁的孙克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汽车学校六期二大队二中队学员,于1951年3月中旬毕业。毕业后,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二师三十团二营六连,奔赴朝鲜。在190.8高地反击战中获得三等功。1952年10月,孙克中在上甘岭战役中继续承担运输炮弹任务。


川观新闻记者燕巧 文/图 视频

孙克中

”那时候每天下午4点,我们出车先到后勤处装炮弹,再出发去战场,为了躲避敌军轰炸,夜里闭灯行车,经过朝鲜平康平原,炮弹送到后又立马返回营地,顺利的话到营地也第二天拂晓了。”

10月22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举行前夕,在广元市利州区,今年87岁的孙克中谈起当年自己参加上甘岭战役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夜里给上甘岭送炮弹

1950年12月,17岁的孙克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汽车学校六期二大队二中队学员,毕业后,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二师三十团二营六连,主要承担驾驶工作。

1951年夏天,在参加190.8高地反击战中,孙克中承担运送榴弹炮和炮兵的任务,运送的路途被炮弹炸的崎岖不平,并且敌军封锁,18岁的孙克中夜里行军,沉着冷静地完成了运送榴弹炮和炮兵的任务,荣立三等功。

1952年10月,孙克中参加了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战争的前一阶段,上甘岭战役还叫五圣山战役,上甘岭,是五圣山南边的一个十几户人的小村庄,背后就是五圣山,五圣山前面有两处高地,但却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战争越打越激烈,后称上甘岭战役。

在上甘岭战役中,孙克中所在的六连是第二梯队,四连、五连是第一梯队。当时19岁的孙克中,仍主要承担炮弹运输任务。

孙克中的立功证明

战争中,当兵的孙克中不知道哪月哪日,只记得,每天下午4点,自己开着汽车从营地出发,先到团里的后勤处装炮弹,炮弹装好后,差不多已经天黑。天黑才驾驶着汽车出发,经过当时的平康平原,大半夜的行驶后,才到达战场小后方。“到达战场后方后,就有人搬炮上山,指导员会让我们赶快返回,避免牺牲,我们再抹黑回到营地,顺利的情况下我们回到营地就第二天拂晓了。“

倘如不顺利,天亮如果孙克中和战友们还在路上,就得躲进山沟里隐蔽起来。冬天时候,都是雪就给汽车盖上白布,夏天时候,就到处找树枝,待天黑后再继续走。

为了避免敌军轰炸,夜里行车只能闭灯驾驶。没有灯光,一直两眼摸黑前行。后来,车上配备了炮弹押运员,两个人一起运送炮弹,夜里可以开灯行驶,但如果敌机出现,押送员就急敲驾驶室,孙克中就知道了,把灯一关继续行驶。

遇到封锁线时,孙克中首先把车停在山边,检查车辆有没有问题,听一听有没有敌机经过。

多次运输,孙克中已经摸索出了安全运输的经验,”如果敌机就在头上,就赶快走,它飞得快,看不到我们,如果它在我们前面或后面就不要动,因为它是绕圈飞行,看得到我们,就得隐蔽起来。”

运输的榴弹炮收藏在军事博物馆

在孙克中运输的炮弹中,曾运输过155榴弹炮。155榴弹炮是当时朝鲜战场上口径最大的榴弹炮,射程远、精度高。与孙克中一个营的五连使用155榴弹炮,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击溃敌军十余次冲锋和105毫米以上榴弹炮48门、迫击炮3门、坦克7辆,弹药库10座,荣立一等功。现在这门榴弹炮就收藏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上甘岭战役后,孙克中又参加了金城战役,这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1953年10月下旬,孙克中随大部队秘密回国,吃住在火车闷罐里,不知白天黑夜,从朝鲜江东上车在新荣下车,下火车后在吉林省陵江过江,过江后继续坐火车。

孙克中清楚记得,火车路过辽宁抚顺时,是10月25日。这意味着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整整3年。1950年10月25日,是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战,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回国后的孙克中在炮二师呆了5年后,1958年,孙克中转业回家。1960年,孙克中支援三线建设进入四川成都,在成都工作了9年后,又到广元工作,后一直留在了广元。

“70年了,我们胜利了!”回忆70年前这场抗美援朝,孙克中感慨说,“70年过去,一想起当年一起战斗的战友牺牲了就很痛心,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对自己来说,能活着,很幸运很满足。感谢国家和党的培养,如果还有需要的地方,我还愿意参加战斗,即使不能上战场,但我能在后面做警卫,守边防,我还能尽我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