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肖姗姗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显微镜下的大明》,再到《长安的荔枝》,作家马伯庸总是能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找到一两个闪光的小人物,配合大量的历史考据,来展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大时代的波澜起伏。2022年,马伯庸推出的全新长篇历史小说《大医·破晓篇》《大医·日出篇》同样延续了这种独特的马氏风格,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首批“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项目。

2023年4月21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川观新闻推出的“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第九期正式上线,马伯庸详细叙述了《大医》的创作心路,李墨波、刘诗宇、李英等文学评论家从小说的构思方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思想内涵等方面,带领读者走进清末到“民国”的动荡年代,见证百年波澜里的医者仁心。

促使马伯庸写作《大医》的原因,是2017年一次参观上海华山医院院史馆——哈佛楼的经历。“哈佛楼里的展厅不算太大,里面摆放的也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大部分是红十字会与华山医院的历史文献、照片和少数文物等等,内容也仅限于本院活动。如果你不熟悉历史,大概会看得索然无味。但倘若参观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展示物几乎每一件都能勾连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大人物,串联成一条隐线,与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如影随形。”

马伯庸说:“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医疗故事,公众了解得实在太少了。这些大医的事迹,只停留在学术专著和一些回忆录里,无人问津。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曾存在这样一批人,怀着强国、保种的理想,默默地支撑着国家和民族的健康事业。”

文学评论家李墨波表示,“《大医》书写中国红十字会早期发展史,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偏僻微小的角度进入历史、钩沉历史、重述历史,书写对于历史的独到发现。这样的角度虽然边缘,却足以照亮历史。”同时,“马伯庸并没有信马由缰戏说历史,而是细致严谨,小心翼翼穿行在历史的缝隙中,巧妙编织自己的故事,把他在历史角落里的动人发现讲述给读者。”

文学评论家刘诗宇认为,“在我看来马伯庸的专长就是将角色扮演游戏(RPG)的任务设计思路,与史料中生发的故事和情节稍作了融合。”“今天很多长篇小说都在将民族国家叙事融入到个体命运之中,马伯庸的创作提供了一种颇具看点的可能性。”

文学评论家李英对蕴藏于《大医》之中的“大医成长史”尤为关注,认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部成长小说:三位主人公,从各怀目的、懵懵懂懂进入慈善医生行列,到不断提升医德、医术,改善医患关系、改变民众的医学观念,一路升级打怪,最后成长为一代‘大医’。”

马伯庸将支撑自己完成《大医》创作的重要原因归结为责任感,“既然我接触到这些资料了,既然我也被他们所感动,为什么不把这种感动传递出去呢?如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医界先辈的情怀、功绩和他们所付出的牺牲,那么对于当下的疫情时代,就能多一分理解、深一点思考,更能体会医疗工作者的不易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