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4月10日,雅安市芦山县博物馆外的小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58岁的杨阿姨和队友们一起,忘情地跳着广场舞,身后的墙上,“爱在姜城,感恩有您”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广场的修建不仅给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也让芦山更有生机。      

十年前的“4·20”芦山地震,杨阿姨的家也受了灾,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是舞蹈,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每天来广场上跳跳舞,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和老姐妹们一起聊聊天,心情也好了。”

“广场是公共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也是表达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重要阵地。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将‘感恩教育’植入城市公共空间,在全县新建了大大小小七十余个广场。”芦山县文明办副主任李亚琪告诉记者。“这些广场的修建不仅给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也让芦山更有生机了。”

这是芦山县灾后精神文明重建的一隅,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芦山县以“感恩教育”为纽带,系牢群众与政府、群众与群众间的情感网络,让感恩教育在干部群众血液里流淌、在代际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芦山感恩文化”。

传颂

让感恩精神融入日常

“说唱灯来就唱灯,拽起花灯唱感恩,灾后重建换新天,芦山儿女记心间……”作为省级非遗“芦山花灯”的第三代传承人,身边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一直是杨虎创作的源头。

在政府的组织下,杨虎创作的节目《跩起花灯唱感恩》参与了上百场演出。      

“作为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亲历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汲取了很多力量,在灾后重建最恼火,最困难的时候,只要胡琴一响,那花灯硬是要跩起来哦。”杨虎告诉记者,在政府的组织下,自己创作的节目《跩起花灯唱感恩》参与了上百场演出。

为了让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融入日常生活,芦山县以文艺作品为载体,在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舞蹈、根雕创作活动中融入感恩文化,组织创作了相关感恩作品逾千件。

“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故事口口相传,也凝聚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感恩,更是奋进。”杨虎说,“在芦山的街上、乡坝头、厂头、学校头,来看的人数都数不清,不下十万人,整个芦山仿佛一下子就活过来啰。”

传递

让感恩文化服务群众

和杨虎有着相似感受的还有志愿者敖前华,“4·20”芦山地震发生时,热心公益的她组织成立了梦之号志愿者服务队,在一线,敖前华带领志愿者全力投入救灾,灾后重建阶段,他们搭起了帐篷,做起了心理援助,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敖前华感觉芦山“活过来”了,这种“活力”,不仅来自城市面貌的焕新,更来自每个人心中。

“‘4·20’以来,我们得到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正是这些关心关爱,才让我们芦山才修建得如此美丽漂亮,环境改变了,人的思想也改变了,每个人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也融洽了。”敖前华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温暖传递出去。

敖前华所想,与芦山县开展“感恩教育”的规划不谋而合,为了正确引导干部群众抒发感恩之情,让感恩文化在群众间不断传递。芦山县打造了“爱在姜城”感恩愿服务品牌,引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截止目前,全县企事业单位、群众建立志愿服务组织161个,每年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次。同时,芦山县还探索将感恩教育与社工服务结合,通过专兼职等方式打造社工服务基站8个,其中示范站3个,鼓励群众参与服务社会、服务百姓,通过帮助他人,让感恩的基因不断延续。

传承

让感恩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地动山摇,毁我校园......各界爱心,纷至沓来......”走进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一首苍劲有力的“感恩赋”蔚然眼前,在这所重建于“4·20”芦山地震后的中学里,这样的感恩元素随处可见:感恩室里,详细记述了校园重建的过程;教室外,每月评选的“感恩之星”展示在荣誉栏上;黑板旁,以感恩为主题的绘画展正在进行......

芦山二中内,感恩元素随处可见。      

为什么要开展感恩教育?

在芦山二中教师肖莹看来,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现在我们学校里最小的一批学生,差不多就是出生于十年前大地震的时候,因为年纪太小,他们对于这十年来,芦山的变化没有太深切的感受。”肖莹告诉记者,“要让孩子们记住这段历史,明白新生活的来之不易,除了在校园空间内植入感恩文化,我们还会开展作文比赛、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

据了解,也正是为了这样的传承,芦山县把感恩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感恩文化为切入点强化德育教育,在各中小学校建立感恩教育基地,设置感恩室,感恩文化墙,开发感恩教育校本课程7个,开展感恩节与各类感恩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感恩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