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纯 川观新闻·德阳观察 王攀

“菌丝体在培育阶段,要时刻把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病虫害等,就像本棚这样,培养出来的菌丝体出耳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1月9日,在德阳什邡市湔底镇思涵农场的耳棚内,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张文平拿起一袋菌包,向10余名当地返乡青年讲解黄背木耳的栽培要点。

湔氐镇是中国黄背木耳之乡,黄背木耳产量占全国的60%,产品还出口至国外。自当地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来,种植户已扩大至3200余户,占全镇农户的40%以上。2022年,当地黄背木耳、食用菌销售收入达7.25亿元。张文平正是当地黄背木耳产业的核心领头人,他从事相关培育研发工作已30余年。

近些年,湔氐镇不仅有以张文平为代表的研发人员推动的品种、品质改良,在栽培方式和技术上,也在谋求转型升级。不少种植户开始引进恒温恒湿设备、高温灭菌设备、装袋设备等现代农业装备,其中又以年轻种植户更为积极。但是,这对电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往更多的是传统人工方式栽培,基本只有喷水时用电。使用现代化农业设备后,连喷水都变成了精准喷雾,用电需求将大幅增加,之前的电网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德阳供电公司洛水供电所有关负责人说,近些年来,每年都有种植户向供电所提出架设、升级线路的需求。木耳种植的电气化改造,被提上日程。

德阳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每年9月至11月,是木耳生产的用电高峰期,且不允许停电,否则就会影响木耳的品质及收成。因此,每年政府都会收集好种植户的用电需求,供电公司会根据需求提前在用电高峰到来前完成电气化改造。

黄背木耳种植周期长、时效短,育种、栽培、出耳3个生长周期对培育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要求非常高,要达到这些条件与供电质量息息相关。

对此,洛水供电所也制定了相应的保电计划。“我们将随时掌握木耳季度性用电需求,在拌料、装包、灭菌等用电关键期,组织员工上门排查设备安全隐患。同时,根据木耳生长周期主动调节检修计划,遇紧急情况停电尽量不超过木耳栽培8小时停电极限。”洛水供电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近几年的电气化改造,湔氐镇的木耳种植已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局面。研发和生产的转型升级,也带来了木耳品质、品相的双提升。过去,18元一斤的黄背木耳已能卖到25元左右一斤。(德阳供电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