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丹 魏冯 赵荣昌

岁末年初,复兴号动车组在刚刚全线贯通运营的新成昆铁路上飞驰,从成都坐动车出发一路向南,5个小时左右,就能邂逅攀西的阳光与温暖;甘孜州“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1.54亿元、惠及群众582户的4个统规统建安置点项目集中开工,灾后重建全面启动;2022年1—11月,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5%;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主要河流之首的沱江,桃花水母、红嘴鸥等珍稀水生生物和候鸟又回来了……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源自四川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一年来,各项决策部署,贯穿着厚重的民生情怀,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取向,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川人民。民生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最温暖的底色。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省委、省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民生导向、厚植为民情怀,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惠民生暖民心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年来,全省攻坚克难打硬仗。在有效应对暴雨山洪、高温干旱、缺电保供、地震灾害、多轮疫情袭扰等严峻考验基础上,全省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一件件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妥善解决。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新增普惠托位5890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获批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改)建农村公路7136.7公里,建成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100座;建成并投入运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0个,为81.88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022年下达的3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级财政已下达预算2067.38亿元,完成计划安排的108.8%,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三者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位于资阳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用餐区。

民生无小事,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桩桩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四川用扎扎实实的成绩书写最生动、最真实的民生答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压力大,百姓饭碗牵动人心。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稳就业十五条”、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活动,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健全困难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机制;创新设立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和科研助理岗,推广以工代赈带动农民工就近就业增收,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9.6万人,实现全省脱贫人口就业229.6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接续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脱贫摘帽的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开启幸福新生活。去年,我省将监测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优化为6个步骤、时间由1个月缩减至15天;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9.18亿元、“富民贷”5.68亿元;依托“天府乡村”品牌优势,带动全省脱贫地区产品销售额超200亿元……各地各部门持续发力,包括脱贫地区在内的广大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描绘着新农村的新生活。

各级各部门坚持民生优先战略,针对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清单、出措施,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川渝通办”已发布落地的311项通办事项中,有252项实现“全程网办”,覆盖电子监控违法处理、机动车驾驶证补发、电子社会保障卡签发、个人公积金贷款提取等多项涉及居民、法人相关事项,两地群众便捷生活迎来“升级版”;实施200个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项目,累计入户探访4.6万人次,服务群众700万人次;修缮改造21处烈士纪念设施,全社会尊崇英烈、学习英烈、关爱烈属的氛围日趋浓厚,人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民生愿景成为了幸福实景。

解决急难愁盼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更高水平的医疗,到更优质的教育、更好的生态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四川持续发力增进民生福祉,以一系列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

应对疫情,保健康、防重症,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是当务之急。2023年的第一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综合救治团队正护士长陈志文没有休息,和护理团队奔波于各病房之间,一天为将近50名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连日来,全院医护人员每天工作超15个小时,使全院床位统计更精准、分配更合理,实现患者精准分级分类救治。

坚持“生命至上”,一年来,四川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小快灵”措施处置本土疫情,打赢多轮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坚持“一人一案”精准治疗,中医药治疗参与率100%,病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实施“入川即检”,推行生产企业“白名单”“防疫泡泡”,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来,四川努力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一组水环境“成绩单”,正是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出的硕果:去年1—11月,全省203个国考断面,200个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断面占比98.5%,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四川省纳入考核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314个,其中开展达标评价的水功能区285个,达标水功能区284个,达标率99.6%。

金堂沱江第一峡。

越是细微处,越彰显为民服务温度,越需要拿出实招硬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难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民生“老大难”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居住安全和品质生活。2022年,四川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住房公积金、工程总承包、物业服务、消防设计等方面明确支持政策,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改造审批办理等问题;探索出“体检查病、片区改造、系统治理”工作模式、专项补助资金统筹机制等,全省全年新开工改造5400个老旧小区,支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5800部,惠及群众57.1万户。

坚持民生导向,就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过去一年,教育发展硕果累累,四川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中小学招生实现“一网通办”、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2.0”行动等;卫生事业稳步推进,为全省650万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建成县域卫生医疗次中心167个,还迎来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成都等重要时刻,努力让群众看得了病、看得好病。

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我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织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精准施策,着重补短板、兜底线,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出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连续8年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试点,规范培训机构建设、整合优质培训力量、优化教育培训标准、提升培训实效,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成功创业;安排资金1.62亿元,为8100名0至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全省111.82万名35—64岁的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服务;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提高到610元。

南部县蜀北街道新华路西段社区独居老人刘奶奶正在为楼上住户漏水却联系不上邻居发愁时,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上门了解情况,几经辗转解决问题安了老人心。

“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小事,但对于老人来说,却是急于解决的大事,拖不得。”社区负责人说。

“一老一小”,牵动每一户家庭。全省已建有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实现街道层面全覆盖,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逐步建立;启动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全省20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至少2次免费上门健康服务;20个县(市、区)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全面完工,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尽力呵护全省1600余万“最柔软群体”。

远水难救近火,一直是基层消防治理的难题。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果,全省消防救援站点布局也动态调整,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起覆盖镇街一级的“30分钟救援圈”。

民生发展,安全为先。一年来,我省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及其实施意见,围绕矿山、建筑施工、消防等25个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截至去年11月中旬,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超52万个,排查整治问题隐患74万余项,立案2.3万起。

“这是我们的防火宣传单,上面有火灾报警电话,在防火期上山时,请注意用火安全!”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普达阳光景区,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队消防员将手中的防火宣传单发给游客,向游客们宣讲森林防火常识。

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队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校园活动。

安全是生产和发展的底线。防范森林和草原火灾安全隐患,一年来,我省在35个高火险县(市、区)推广“两点一哨”做法,建成林区卡防点1436个,前置驻防点497个,火情瞭望哨384个,在175个有森林草原防灭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11项县级森林草原防火行政处罚权力赋权乡镇(街道)工作。

改善民生没有休止符,只有新起点。踏上新的赶考路,9100万巴蜀儿女上下同心、风雨同舟,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阔步迈向更加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