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代强
开栏语
岁末年初,市州两会、市(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等地方重要会议陆续举行。这些会议中蕴藏着市(州)党委政府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谋划与行动。解读分析这些会议中透露的信号和趋势,我们看到市州谋划2023年新开局的脉动。
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从市州两会看发展新动向”栏目,与您一起关注市州发展新动向。
郡县治,天下安。全省183个县(市、区),共筑四川这座“经济大厦”的坚实基础。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在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看来,抓牢“五区共兴”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
立足新起点,四川县域经济有何新谋动?透过近期召开的市州两会,记者发现,我省不少地方已谋定县域发展新思路,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涌动着目标创建、示范创建的新活力。
新格局:
百强县向成都及周边聚集,县域分类发展显韧性
“江阳区入选全国百强区”——打开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这句话被标黑突出显示。不止泸州,在回顾2022年经济发展情况时,多个市州将获评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列入成绩单。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攀枝花市东区等15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西昌市等4个全国百强县、成都市武侯区等13个全国百强区,下达14.6亿元奖金予以激励。“百强”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签。
“相比2021年,我省2022年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新增5个,分别是成都彭州市、遂宁射洪市、德阳旌阳区、泸州江阳区、成都新都区。”盛毅认为,这表明我省县域经济“先头部队”实力不断壮大,且主要向成都及周边集聚。
实际上,非百强县进步也比较明显。四川大学区域经济和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勤说,据多地实地调研,在面临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局部地区地震灾情等多重困难挑战,全省县域经济显示出较强韧性,实现了“百强”榜单、产业和动力“三大升级”。
韧性从何而来?专家分析,这部分得益于重大项目支撑。比如,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160个重大项目,重点指向基础设施补短板、制造业强基础、科技创新增动力等,给相关县(市、区)带来明显投资拉动。
同时,还得益于我省坚持县域经济分类发展的路径。比如,我省正大力支持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给一些资源富集、产业配套基础较好的县域带来契机。去年乐山五通桥区的晶硅光伏产业,成都金堂、遂宁射洪的锂电产业,荥经县的文旅产业等实现了新突破。
此外,还得益于一年来,各地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不懈奋斗。梳理媒体报道,记者发现,这样的“拼”劲儿当前正在延续:在德阳旌阳区,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一期项目加紧建设;在仁和区,“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开工在即;在泸定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在射洪市,近日签下的年产2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为“锂电之都”核心区增添新动能。
新愿景:
在融圈共链中壮大实力,在示范创建中晋位升级
2023年县域经济要呈现怎样的新图景?市州政府工作报告大多进行了描绘。记者梳理市州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不同区域从自身定位、发展水平及产业特点等条件出发谋定相关目标,侧重点各有不同。
在成都平原,聚焦一个“融”字,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中壮大自身实力。比如: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建设,做优做强中心城区“一核”,培育壮大安岳、乐至“两极”,推动雁江、高新、临空“三区”协同发展。眉山市两会则锚定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以“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为战略牵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其中,以眉山东坡区永丰片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一核三带十片”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
在川南,宜宾、泸州两市对建设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协作共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明确新任务。县域发展方面,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三江新区与其他县(区)协同招商、协作发展总部经济和飞地园区。
在川东北,聚焦“创”字,在示范创建中晋位升级。巴中支持南江县、通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昌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南充支持营山县争创全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县;广安支持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打造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支持前锋区、华蓥市加速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形成圈层共建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在攀西,随着8个县市纳入《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凉山州两会把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牵引,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共兴发展新格局。
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阿坝州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发展清洁能源,明确将引进产业链末端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龙头企业”,支持汶川、茂县等县(市)做好承接,加大锂矿资源绿色开发力度。
在盛毅看来,不同区域对县域经济发展愿景描绘不同,与“五区共兴”部署相契合。其目的就是要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共兴。
新路径: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挖潜力拓市场谋合作
迈步新征程,县域经济如何发展?记者梳理地方两会报道内容发现,不少市州两会聚焦自身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尤其在聚焦培育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方面着墨颇多。
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凉山州提出,加快打造四川铜都、磷都、茧都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园,推动德昌、宁南经济总量迈上百亿级台阶。
生态旅游一直是巴中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该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提升光雾山旅游景区服务品质,实施“引客入巴”计划,挖掘高水平展演文化市场,拓展疗愈康养、旅居康养等多元消费市场。眉山市两会提出,今年将投入7亿元支持打造“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东坡区永丰示范片、仁寿县“天府粮仓”丘区示范片、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片。
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还得有更实更细的行动安排、得力举措。对此,一些市州政府工作报告也作了明确:
重专项。泸州将实施县域经济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打造先进制造、文化旅游专业功能县城。宜宾将开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百规千企万户”专项攻坚行动,做强培优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南充将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县域物流中心建设。
抓项目。围绕兴“锂电之都”,遂宁将推动立业动力电池、当升科技正极材料等项目开工,华创铜箔、中科华联湿法隔膜、鸿鹏电解液等项目加快建设,蜀矿环锂回收利用等项目投产,力争锂电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
谋合作。在建好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等平台基础上,资阳将在加速建设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协同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谋求县域经济新突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