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 胡果 达州观察 徐洋

9月23日,中国民协授予宣汉县“中国巴文化之乡”牌匾

9月29日,大型沉浸式巴文化情景史诗《梦回巴国》震撼上映。

同月,宣汉县被正式命名天府旅游名县。

地处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是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境内拥有全国最大的巴文化遗存—罗家坝遗址,薅草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丰富的巴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巴文化挖掘传承活动,深入实施文旅融合战略,在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脚印。

建设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罗家坝遗址,是20世纪末发现的全国规模最大、规制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巴文化遗址,是我国现存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成都“金沙遗址”、“古蜀船棺葬遗址”一道,并称为“继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截至今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罗家坝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

2017年,宣汉县启动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与博物馆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成后,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将面向公众对外开放,实现让“百姓走进文物、让文物走进生活”,使文化遗产润泽普通老百姓,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也将成为巴蜀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超级IP,为推动巴蜀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劲动力。

《梦回巴国》剧照 漆楚良摄

打造《梦回巴国》剧目

9月29日下午3点,由导演哈文及其团队倾力打造,集歌、舞、特技、影像等多种演艺模式于一体,运用多种世界顶尖舞台艺术手段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巴文化史诗《梦回巴国》震撼首演,这是宣汉深度挖掘厚重的巴文化资源,打造的又一部文旅扶贫精品力作。

瑰丽、奇幻、炸裂……精妙绝伦的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上的巴文化盛宴。

《梦回巴国》是以巴王和湘君的爱情传奇为主线,引领观众层层揭开古老巴国的神秘面纱,一睹其数千年前的真容。全剧分为天机初启、巴王降世、迁徙征途、战火燃情、天地悲歌、梦回巴国六个章节,讲述了神秘消失的古老巴国经历从诞生、迁徙、建立家园到经历战火、最终灭亡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据了解,《梦回巴国》不仅是首台巴文化大型剧目,更是对巴文化的一次艺术凝练和现代弘扬。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也将成为塑造巴文化区域标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开展巴文化群众活动

“清早起来五方朅,五方雾得黢麻黑,黄云老祖豪光射,吹开乌云见日月……”锣鼓齐鸣,歌声嘹亮,舞姿雄壮,作为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特色文化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薅草锣鼓一登场,总会赢得游客们阵阵喝彩。

随着文旅开发成效渐显,游客不断涌入巴山大峡谷,景区内民俗艺术团薅草锣鼓表演场次不断增多,参与学习、表演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宣汉以巴文化为载体,在全县广泛开展“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活动,以穿巴人服展示巴人形象、以唱巴山歌传递巴山神韵、以跳巴人舞重现巴人风姿,使巴文化服务于群众性文化活动。

同时,省级非遗“土家余门拳”,土家迎亲、巴人钱棍舞、巴人迎客舞、巴人祭祀等一系列巴文化活动逐渐做出名堂,受到关注。巴人特色舞蹈《巴山女人》在“一带一路”2019年中泰文化艺术节上喜获金奖,文旅扶贫歌曲《山路不只十八弯》、舞蹈《巴人钱棍舞起来》等精品力作在央视展播,真正让巴文化在全国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