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诗词究竟有什么样的力量?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一生,身体力行地证明,在最为艰难困苦之时,诗词能给予人最深的慰藉和温暖。

9月29日,作为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闭幕影片,叶嘉莹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在成都展映。

影片由陈传兴执导,拍摄制作历时近两年。影片以“四合院”的布局结构,采访了叶嘉莹和她的学生、朋友们,再现叶嘉莹的诗词与人生。这也是继《如雾起时》《化城再来人》后的,陈传兴的诗歌三部曲的终结片。

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的叶嘉莹,百岁人生坎坷多艰,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年,在许多次人生的至暗绝望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而她也用自己毕生之力,传播中华文化,阐述古典诗词之美。改革开放后,叶嘉莹得以回到她魂牵梦绕的祖国,在南开大学讲学。叶嘉莹著述丰富,桃李满天下,为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如今定居在南开大学专门为她修建的“学舍”里,前两年,她将自己毕生财产共计3000多万,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设立了“迦陵基金”, 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据介绍,《掬水月在手》从17年4月份开始拍摄,对叶嘉莹进行了17次的深度访谈,“每一次访谈,几乎都是两三个小时以上。”摄制组还采访了42位叶先生周围的同事和学生,影片梳理出来的文字稿有98万字,体量非常大。

纪录片制片人、副导演沈祎告诉记者,叶先生虽然一生颠沛,但她有保留物件的习惯,五六十年前的登机牌,都依然保留着,还有大量的手稿、笔记,为节目摄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但同时也带来了难题,这样波澜壮阔的一生,想要用2个小时的影像来呈现,如何谈起?“叶先生其实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我们拍摄中,她主动提出,可以从她的诗歌创作开始聊起,为我们找到了一些着手的思路。”沈祎说。

特别的是,纪录片的呈现,分为7个章节,第一章为“序曲”,中间五章则采用了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结构来进行命名,最后一个章节为“空”。电影里还采用了大量的壁画、碑文等空镜头。这也是一部非常美的、充满诗意的影片。

“其实,导演并没有采用线性的叙事,而是一种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叙事方式。”沈祎用“迷宫”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影片观感,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但其中有很多条路径,是观众可以进入影片的不同的体验,这些路径,可以是关于诗词的,可以是关于女性的,也可以是面对困境的从容和豁达。

此前,《掬水月在手》在上影节和北影节展映之时,每场影票都是“秒空”,还创造了最快售罄记录。此次来到成都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同样十分受欢迎。据了解,这部影片将于10月16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