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 遂宁观察 高菀君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9月29日早上,天津港爆炸事故遂宁籍烈士雷驰的母亲张宜碧早早起床,今天上午,她要把自己绣了一年的43双鞋垫送到遂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德水路特勤消防救援站,作为礼物送给消防员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他们每一次出勤都把福气踩在脚下,平安归来。”这是张宜碧说。

在德水路特勤消防救援站训练场,20位年轻的消防指战员站的笔直,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孙瑞军介绍张宜碧的来意后,张宜碧从口袋里拿出鞋垫,递到每个消防员手中。随后消防员们的拥抱,让张宜碧红了眼。毕竟,已有五年没有感受过来自儿子的拥抱和气息。

孩子走后的头两年 她数不清流了多少泪

五年前,雷驰在天津港爆炸中因救灾英勇牺牲,随后,雷驰被授予烈士称号。那一年9月13日,张宜碧手捧烈士骨灰回乡,并于9月18日在遂宁烈士陵园内安葬了儿子。

雷驰是家中独子,牺牲时还不到20岁,他的离世给张宜碧带来了沉重打击,一度让这位母亲难以为继。

此前,张宜碧在天津和几个朋友经营一家川菜馆子。回到遂宁后,她便没再出去工作。“头两年几乎天天以泪洗面,眼睛都快哭瞎了。”张宜碧回忆前几年的情况,那时她整天将自己关在屋内,一遍遍抚摸儿子生前的照片,对着照片无声流泪;为缓解对儿子的思念,她常常去烈士陵园,在儿子的墓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2017年,因为长期流泪,张宜碧的眼睛也出了问题,一度视物不清,不得不去成都做了手术。在术后恢复的一段时间里,张宜碧渐渐感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儿子是英雄,作为他的母亲也不能让儿子伤心和失望……”

用另一种方式寄托哀愁

为能早日走出阴霾,回归正常生活轨迹,这一年,张宜碧开始尝试调节自己的生活。

她开始在家中跟着电视练习瑜伽,保持在儿子的生日、牺牲日和节假日才去陵园看望儿子。2017年11月,在亲朋的帮助下,张宜碧在遂宁市河东新区开了一家茶馆。

“日子忙碌起来了,似乎可以过得更有意义,我可以做点什么?”回忆起儿子的过往,总让张宜碧感到暖心:“雷驰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家里,他和我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上车下车都跑来给我开门,从来不乱用一分钱,给他买衣服,价格贵了还不要;在学校,他也是一个很热心的孩子,很爱帮助同学……”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张宜碧决定把雷驰热心和善良延续下去,用另一种方式陪伴儿子。

2018年,张宜碧加入遂宁市青年义工协会成为一名公益活动志愿者,并多次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2019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还成为遂宁金荷爱心旗袍团的一员,每到节假日便跟着旗袍团,穿上美美的旗袍参加公益演出,为敬老院的老人和乡村留守儿童带去慰问表演……

一个与消防员的拥抱从此打开心结

面带微笑,认真生活,但当时的张宜碧仍然对与消防有关的一切有着深深的抵触与畏惧。

改变源于市青年义工协会组织的一次参观活动。2019年7月5日,为了让更多市民支持了解消防工作,市青年义工协会组织一批热心市民参观德水路特勤消防救援站。这一次,张宜碧鼓起勇气报名加入参观队伍。

进入救援站后,张宜碧一直紧紧攥着手指,甚至不敢看一眼救援站里的设施设备。活动快结束时,有人提出要和消防员们来一次拥抱,她的紧张与难过似乎达到了临界点……

“和那名消防员的拥抱就是短短的一瞬间,看着他的脸和眼睛,突然就觉得自己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了。”张宜碧说,在那以后她的心结似乎打开了。

从害怕面对到主动关心,也正是那次参观互动带给张宜碧的改变。去年9月,张宜碧到遂宁新市场购买了60余双鞋垫材料和针线,想亲手给消防员们制作鞋垫。

一年来,张宜碧一有空就拿出针线绣鞋垫,有时坐在茶楼的吧台绣,有时回家坐在沙发上绣,断断续续,做做停停,一绣就是整整一年,把自己的祝福和祈祷,都绣在了一个个平整规则的针脚中……

“绣鞋垫的时候整个人都很平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有时候入了神一坐就三四个小时,抬起头来颈椎还有点痛。”在德水路特勤消防救援站二楼休息室,张宜碧扭了扭脖子,笑着说。

她喜欢鲜艳的颜色,经她绣出的一双双鞋垫也鲜艳夺目、十分喜庆。有的绣上了兔子、荷花等样式,有的则绣有“快乐”“永结同心”“福”等字样,在训练场上送出鞋垫时,她对大家说:“要是码子不合适,大家可以相互换一换。”

31岁的消防员伍钟林拿到鞋垫就换上了,他说:“真舒服,以后怕都舍不得换下来了……”

张宜碧并不知道,收到她礼物的这批消防员中,其中有10名是遂宁市消防救援支队2019年度第二批新消防员,今天是他们下队的第二天,这是他们下队后收到的第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

(视频及图片由遂宁消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