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钟莉 吴楚瞳 袁敏 袁城霖 徐莉莎 郝飞 朱文博

9月24日,绵延多日的秋雨停了,太阳,暖暖地照在达州大竹县团坝镇农华村的十八里吊瓜长廊上。那些绿的、黄的、长在藤蔓下的吊瓜,已经进入最后的采摘季。村民易池涛蓦地兴奋地喊了一嗓子:“抢啊!快抢啊!”56岁的钟明杰闻声跑了过来,飞快地和易池涛一起,将那些金黄的吊瓜从藤上摘下来。对村民们来说,在吊瓜落地之前采摘结束,就是最大的“事业”。

阳光照耀的藤蔓下,传来村民的欢笑。他们用越来越快的速度,将一桶桶的吊瓜采摘装桶,倒进停在路边的农用车里。蜿蜒山路上,农用车徐徐向前,将吊瓜运往生产加工车间……两天后,一辆大货车将10余吨吊瓜子运往西安某坚果批发市场。很快,北上广以及西安、浙江一带的爱好者们,就能在双节的闲暇时光里,瞌着香脆的吊瓜子,恬淡地享受秋日暖阳了。

抢摘吊瓜

2016年春节,回乡过年的团坝镇人张厚忠在农华村发现了商机:“我常年代理高端坚果生意,吊瓜子在西安、浙江和北上广很受欢迎,但是产量不够。”农华村不仅有大量土地可流转,还有一些荒山无人耕种,当地的土地租用价格较为便宜,同时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也适合吊瓜生产……

天时、地利都有了,张后忠开始寻找“人和”。按团结镇党委书记温国林的说法,张后忠的出现,兼具了当地发展产业要求的“四带”:带资金、带人才、带技术、带市场,镇村两地积极配合产业发展,第一件事是实现土地流转。如今,团坝镇所有产业发展面积已达2万为亩以上,其中吊瓜种植就达3000亩。2016年5月,第一批吊瓜种子在农华村的播种;同年8月,实现第一次收获,亩产实现200-300斤吊瓜子。时年,吊瓜子的平均市场售价为25元/斤,质量最佳的可达35元/斤。

亟待采摘的成熟吊瓜

大规模种植还在徐徐展开,2017年8月,张厚忠开始筹谋建设吊瓜生产加工车间。机器刚一运转,电压不够立刻停了工。镇村两极立即跟电力公司协调,通过农网改造让整个车间进入如火如荼的生产加工状态。同一时间,村里的道路开始改造:“我刚来的时候,都是泥巴路。要把吊瓜子运出去,要靠人担一公里路。”2019年底,农华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条条大公路通西安,张厚忠“自带”的市场,将吊瓜产业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一枚小吊瓜,到底给农华村村民带来了什么?

农华村脱贫户周确慧

65岁的周确慧正在车间里和乡邻们一起挑选瓜子,作为易地搬迁贫困户,周确慧曾经很穷,也“没有事业做”。如今,她走出家门,就可以在吊瓜生产车间里工作,还可以在村里的白茶、太子参、金银花、红心柚和花椒等产业发展过程中务工,一年下来能挣5000-6000元。脱贫后的周确慧,认真在家门口“搞事业”,年过六旬也将自己打扮起来。印花的衬衣,配上一条花朵型的项链,走路带风的样子,让她的耳环晃来晃去。面对旁人的赞美与羡慕,她爽朗地笑起来:“现在发了财了嘛。”

丰收的喜悦

从一个农华村到团坝镇全镇,团坝的18里吊瓜长廊已建成。目前全镇吊瓜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仅农华村就在830亩。目前,团坝全镇吊瓜产业从业人员高达10000余人次,务工收入达60万元之多,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此外,贫困户和村民在白茶、太子参、金银花、红心柚和花椒产业里面务工人次近两年来高达15000人次,创收90余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

农华村的吊瓜长廊

预计到2025年,团坝镇的吊瓜种植面积可达7000亩。彼时,在更多团坝镇的村庄,丰收季里,都能听到微风拂过的蔓藤下,传来村民们采摘的欢笑……

新闻多一点:

吊瓜学名栝楼, 属葫芦科栝楼属, 系多年生质滕本植物。吊瓜子一年种植多年收获,种植吊瓜子具有省工、省成本、投资少、收效快的优势。

吊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