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何谓文化?

在各类辞典中寻找“文化”的定义,可以找出两百多个解释。而我个人选择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沉淀为集体人格——即国民性,它就凝聚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繁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繁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文化如果断裂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正如今天我们无法再找到曾经在中国西北盛极一时的西夏国人的后裔,并不是西夏人全亡了,而是因为蒙古铁骑在踏破西夏国土地的同时,毁灭了西夏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断裂,会导致整个民族的坍塌。这是讨论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当下与过去,现代与传统,有内在的延续。挖掘历史文化,对之进行宣扬,其实都跟文化基因的传承相关。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主体,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古今文人皆有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这是跟人们与“生于斯,长于斯”的那块土地上传统文化所给人性植入的文化基因延续相关。讨论文化,这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维度。

现在,让我们循着这些维度去拣拾遂宁文化罢。

灵性家园——遂宁文化的地理坐标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铺就一方文化。拣拾遂宁文化,我们可先回望一下这方生我养我的土地。

上天真是眷顾遂宁这方水土。

清代著名诗人张船山曾有吟咏家乡的一首诗《登灵泉寺僧楼》:“重登东岭看斜晖,新敞僧楼碧四围。丘壑无奇山自好,人民犹是佛全非。”该诗道出了遂宁山水秀美和谐的意蕴。遂宁地貌以浅丘为主,绿色丘山多不高峻,连绵不绝如大海波涛般铺展开去,肥沃的“山原田”(丘陵之间的台地)镶嵌在绿色的丘山之间。涪江蜿蜒全境,河湖勾连土地,农作水利便宜,加之气候四季分明、湿润,物产丰富,适合人类居住与耕作。

早在古蜀王杜宇时代,这里便成为四川盆地丘陵地区生产发达最早的区域之一。故《华阳国志》称:(遂宁)“山原肥沃,有泽渔之利。士女贞孝,望山乐水,土地易为生事(生活)”。历代许多文贤对遂宁也写下了赞美文字,如宋代马咸云:“东川之会邑,据涪江之上游,人物繁富,江山洒落”。刘仪凤也云:“平原沃野,贯以涪江,气象宽舒,为东蜀都会”。这里的先民用勤劳的双手与智慧,耕耘这块土地,营造出繁墟商埠。

山水灵动,气韵和谐,是遂州大地永恒的魅力。1600多年前,四川经历战乱,东晋大将军桓温平定蜀中,率军立马涪江边的“张飞梁”(此地为三国大将张飞过军处,山下涪江古渡即为“过军渡”),遥望涪江两岸丘山连亘,阡陌纵横,江流迤逦。远方灵泉山,传说是观音菩萨古道场,更是仙气缭绕,气象万千。但是经历战乱,山湾沟谷内,农舍院落处处断墙残垣,少见人烟。桓温不由感慨:如能息乱安宁,这片灵山秀水将是一个天遂人愿的好地方啊!于是,桓温平定蜀地后,为这一方水土取了个吉祥的名字:遂宁,并设郡治所。后来历代遂宁为郡州府治所,成为“川东巨邑”,1600余年繁盛不衰。

遂宁又是古之巴蜀交汇之地。在战国以前,巴与蜀是分称的。“巴”的古义为“吞噬大象的巨蟒”,中心区域为今之重庆、川东;“蜀”之古义为“葵中之蚕”,主要地理位置涵盖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地区。“巴”多有名山大川,“蜀”,广为平畴浅山。不同的地理特征,养育了不同的子民,形成了不同的民风。有人总结说,巴人朴实率真,强悍劲勇;蜀人柔性温和,聪明多智。此说虽说是一家之言,但不同地理环境,成就不同的人文遗韵,风俗民情,却是不争的事实。而遂宁位于蜀地与巴地的地理节点上,夹蜀雨带巴风,不同气质的巴文化与蜀文化,数千年间在遂宁碰撞与交融,深远地影响到遂宁人的集体气质。遂宁人身上不仅有蜀文化的温和平顺,也有巴地的豪悍、刚烈;遂宁人追求安定平和的生活方式,“遂心康宁”,但当家难国患到来之时,也不乏刚勇大义、以身报国。五代时期的夏鲁奇便是典型代表。

夏鲁奇,后唐名将,曾生擒当时号称“铁枪王”的叛将王彦章,有“神枪王”之誉。当时任武信军节度使,驻遂州。他组织百姓创筑了“有城如斗、其壁如金”的“斗城”(后来遂宁亦称“斗城”)。公元930年10月,夏鲁奇以几千人凭城抗御叛军孟知祥三万余,明知寡不敌众,却誓死不降。遂宁军民守城4月余,直至兵尽粮绝,仍在城墙上慷慨而歌。城破之时,夏鲁奇看着妻儿投井而亡,也自刎殉国,何等忠勇刚烈!遂宁人尊崇其忠勇大义,建了“旌忠祠”供奉其塑像,每年四月五日全城为之祭祀。又在他全家殉难的井旁立石碑,以示永久纪念。据传说井上常有霞光绕空,故有“仙井晴霞”之誉,成为斗城传统十二景之一。历史已然翻覆如长卷,先贤远去的背影已消失在历史的时空中,当今天再去寻觅遂宁城内玉堂街的“仙井晴霞”旧迹,已全无踪影。但遂宁人尊崇先贤忠烈的“精神霞光”仍在千年闪耀……

遂宁这方土地在“巴风蜀雨”的千年浸润之下,先民们在“晴耕雨读”的生产生活中,兼收并蓄“巴山蜀地”的人文情怀,形成了以开放性,包容性为基本特征,和顺和谐为内核精神的地域文化。它具多元多彩的文化格局,蕴润重情、内敛激扬的精神气质,平和冲淡、安宁恬静的生活情怀。这种文化既孕育了遂宁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又有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气度。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处于“巴蜀”两大文化板块交融之地,造就了遂宁独特的人文风韵。面对这方灵性家园,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清代“性灵派”诗歌开山鼻祖张船山那副描绘遂州山水的对联:江城罨画东西岸,烟云浮屠远近山。这种空灵、温润的山水景致,构成一种迷人的气场,让你不经意间,醉倒在其青山绿水之间,醉倒在其朝晖夕照之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