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彩纸现灵动、花灯藏古韵、汉服舞翩跹……中秋节,这一极具中华文化沉淀特征的国家级非遗文化,如何根植于孩子们稚嫩的心间? 9月28日,攀枝花市凤凰小学内,一场以“传承非遗 共话团圆”为主题的活动给出了一个答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天上午,悠扬婉转的歌赋中,数十名小学生手提五彩花灯惊艳亮相。这些花灯形态各异,造型独特,由凤凰小学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校园入口处,是学校精心布置的花灯观赏区,专门展示孩子们的巧思,格外引人注目。

花灯由五彩纸张折叠而成,学生们搭架子、剪彩纸、糊灯笼……这是凤凰小学对王应新折纸艺术的传承方式。这种民间传统折纸艺术,也是攀枝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自己动手,能让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感受更加直观和深刻。”凤凰小学德育校长彭雪凌说。今年7月,该校在研究攀枝花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发现“王应新折纸”的价值和传承困境。校方便主动寻访“攀枝花折纸第一人”——王应新先生,双方达成合作,向学生传授折纸技艺。

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在“快乐星期五”兴趣课堂开设了折纸课程,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身边的非遗文化。同时,校方计划在校园里建立“王应新折纸”传承基地,利用学校教育平台的优势,主动担起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责任。

除了传承市级非遗文化王应新折纸艺术,学校还以猜灯谜、现场书法、古诗吟诵、讲解习俗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的内在精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