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 文图/视频

一支冒着烟的“笔”,随着拿笔人手腕的移动,粗壮的树干,隐约的云层,在一张卡纸上逐渐显现出来。

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或是调大笔的功率,笔尖很快红起来了。

这是9月25日,“西昌火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高崇秀正在创作。用火绘画,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高崇秀却痴迷其中。

多年坚持用火作画

走进高崇秀的家中,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极具艺术气息,书法、国画、火绘作品被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工作间,她正在使用自己改进的烙画笔在纸上创作着一幅新作品。

火绘又名“烙画”“烫画”“火笔画”,是独特传统技艺的民间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一格的画种。

上世纪80年代,高崇秀初次接触火绘。1986年西昌市二轻局为了开办西昌“火绘”工艺美术厂,举行为期3个月的“火绘”培训班,高崇秀背着孩子去报名,起初对方不同意,后来高崇秀画了几张画给负责人看,又作了保证,培训班才收下了高崇秀。培训期间,为了提高技艺,她从拮据的生活中省下钱来,拜“火绘”艺人张树森为师。三个月后,高崇秀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她的火绘作品都被政府部门拿去作赠品送给外地贵宾。

从1986年学习“西昌火绘”,到今年,高崇秀已经坚持作画30余年。期间,因生活所迫,高崇秀卖过菜,做过生意和服装生意,开过农庄,但喜爱文学、艺术的脚步从未停过。即便独自一人一边背着年幼的孩子卖菜,也要一边看书学习。

作品多以山水为主题

2012年,在四川省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中,高崇秀的火绘作品《山水》荣获优秀奖,国画作品被省博物馆收藏,后来火绘作品参加几次大赛都荣获二等奖。

高崇秀的火绘作品大都以山水为主题,深浅不一的褐色中透着古朴的韵味,有些作品上还附上了自己所作的诗词。每一幅画都表达了她对文艺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崇敬。

“比如这一幅,我画的是一些人在湖面垂钓。”高崇秀拿出其中一幅火绘作品向记者介绍。记者看到,这幅作品约有一米长,20厘米高,狭长的画面中,几艘船停在湖面,垂钓者很坦然地钓鱼,甚至可以明显看出垂钓者的表情。

高崇秀的火绘作品创作时间短则需要半个月,长的则需要两个多月。她说,从构思到创作,她都要认真地推敲,自己的火绘作品想表达出怎样的意境,需要使用横幅还是条幅的纸张、需要多大尺寸,再到山水、人物等需要画在画纸上的哪个位置、比例多大等,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斟酌。

现在,在她的家中仅剩下的十余幅火绘作品,从最初在层板上作画,改进在纸上,她不断地创新。她使用的工具也在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火烙铁开始,后来改进为电烙铁,再后来发展到使用烙画机。由于市面上销售的烙画机使用起来一不耐用,经常烧坏。经过多次改进后,改成了又方便、又耐用的自制烙画机,使用的烙画笔也是多次改进后自制的,现在使用自制的烙画机已经连续使用了4年多了,没有出现过任何故障。

坚守传统并期待传承

近年来,高崇秀的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并逐渐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火绘作品的订单,广州、云南、安徽、西安、北京、上海、西藏、马来西亚等地都有许多的艺术名家收购过她的火绘作品来珍藏。

除了火绘创作,高崇秀还喜欢诗歌、散文、书法。她以火绘为主,把文学、书法、自己生活经历等融入火绘作品里,记录和展示自己的人生轨迹。

“曾经在火绘盛行时,西昌有20多家画室,100余人从事火绘的创作,但后来由于各方原因都消失了。这么好的画种消失了是非常可惜的。”高崇秀认为,虽然火绘是一门民间艺术,但火绘技艺和其它优秀的传统艺术一样,都是民族的符号与基因,所以她要守住这份传统并传承下去,把“西昌火绘”传承发扬光大,让它成为西昌的又一张名片。

接下来,她准备用几年到10年的时间来完成火绘系列教材,从如何使用火绘工具,到如何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到如何提高作品的艺术性,以及如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等,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火绘,并喜欢上火绘,创造更加良好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