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 张其

放置瓦当,铺上宣纸,打湿宣纸......近日,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在校园内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工作人员现场教学生制作文物拓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泸县依托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以展览、主题日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打造市民身边的“流动博物馆”,让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市民,增强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

作为西南唯一的一座宋代石刻专题博物馆,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让人们了解宋代石刻,从石刻中“窥探”南宋时期的民间生活。在了解宋代石刻之后,如何让石刻文化融入到当下社会文化生活中,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

为石刻“安家”:

开馆四年接待游客超30余万人次

“泸县宋代石刻雕刻工艺之精美,审美水准之高超,保存之完好,在中国首屈一指,从出土的泸县宋代石刻来看,涵盖了文化、经济、军事、信仰、民风民俗等领域。”四川大学考古学博士、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博副研究员赵兰介绍,石刻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

博物馆内,典型的代表有四神、武士、伎乐、侍仆和其他多种类型。关于宋代石刻的年代,从风格上来看,有专家认为是出自唐末至宋代以及元代时期。

“在已发掘的石刻中,部分石刻标有明确的纪年,从纪年来看,多数属于南宋中晚期。”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副馆长罗玉兰说,目前来看,泸州是四川省拥有宋代石刻文物最多的地方,而泸县又是泸州宋代石刻较为丰富之地。

据了解,泸县的宋代石刻,在全县20个镇(街道办)都有分布,在许多山坡、竹林、田间都有发现。为更好的将宋代石刻保护和利用,从2014年起,泸县先后投入约1.5亿元建设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并在2018年建成开馆,通过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泸县历史文化。

走进博物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形态、大小不一的宋代石刻。手执酒壶、果盘等物件的女侍仆;身着铠甲、穿罩袍服的武士;乐舞女伎在勾栏上舞蹈和进行器乐表演......各种各样的宋代石刻,陈列在博物馆内,供当地和外来游客参观,大家透过石刻,感受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世俗生活和社会文化状况。

据统计,自2018年开馆以来,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

“馆内的人物、花卉、灵兽、几何图案等线条流畅的石刻,多为高浮雕,也有浅浮雕。这些宋代石刻是当时南宋社会生活的再现,是一幅南宋社会历史画卷。”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副馆长徐朝纲说,宋代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算领先,随着宋王朝中心的南移,泸州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之一,内容丰富的泸县宋代石刻,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情况,充分展示了当时的物质文明。

徐朝纲介绍,在宋代,泸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地处川、滇、黔交会处,泸县成为益州、梓州、夔州三路及大理之间的交通枢纽。南宋中前期,包括泸州在内的蜀地战乱较少,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当时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

“宋代石刻是宋代时期生活的投影,石刻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都是跟宋代人日常生活有关,现如今人们可以透过石刻,感受宋代生活场景。”赵兰认为,尽管两宋时期政府为了维护等级差异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了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大大革新了宋人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呈现出对世俗生活乐趣的追求超越了官方礼制限制的时代风尚特点。宋代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市民生活幸福感较高的一个时代。

罗玉兰表示,宋代石刻在空间设计上有独特之处,构图简洁清晰,将复杂的画面置于有限的空间,将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展示出来。泸县宋代石刻艺术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颇具特色的人文气息,在展示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同时,也保留了独特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代石刻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打造石刻“IP”:

以石为“媒”扩大朋友圈  走文创发展道路

“提起宋代,很多人脑海里便会浮现‘文雅’两字,这与点茶、焚香、赏花、挂画等风气息息相关。作为宋人推崇的“四般雅事”,它们流行于文人群体,也受到市民青睐,是雅俗共赏的,也拥有长久生命力。这些民间烟火在泸县宋代石刻里体现得淋漓精致。”赵兰说,南宋泸县,可以说不仅茶楼多,书店、花店、香铺也不胜枚举,插花、挂画不仅装点了文人雅士的雅居空间,也美化了众多的寻常人家和坊店楼肆,“文艺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对品质生活、审美情趣的追求,千百年来始终根植于中国人共通的精神世界,直到今天,仍然能为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供动力。”赵兰坦言,宋代石刻可以成为泸州对外宣传的文化“IP”之一。

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讲解员陈炜对宋代石刻也颇有研究。据她介绍,石刻对现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现在大家所能看到的石刻,大多都反映的是宋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可以看出宋代人都追求儒雅的生活,与我们当下追求的“精致”生活有相似之处。

“以前的一些雕刻都是纯手工的,这些石头都是比较大,所以雕刻的技艺也都十分有讲究,石材需要就地取,雕刻技术也要求精益求精,因而呈现的作品才能更加活灵活现,即使现在使用机器来制作的工艺品都达不到的效果。”陈炜说。

今年年初,泸州市推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二十条措施,其中有关于重点打造和推出泸州“三石”(即石刻、石雕、奇石),这是泸州市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宋代石刻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展现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闪亮名片。只有充分发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才能守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赵兰建议,围绕宋代石刻,推动石刻及其所承载的宋文化与泸州旅游业深度融合,策划沉浸式、体验式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打造具有泸州特色、具备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文旅品牌;成系列化地开发富有生活气息、能够融入到城市各个角落、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创意精品,让宋代石刻和宋文化元素实现真正的有效延展,促进更高品质的文化共享;同时,积极推进宋代石刻和宋文化进校园,如在校园开发相应的美术课程,策划相关主题活动等,以石刻和宋文化丰富校园美术课程资源和活动形式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据介绍,从2018年开始,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方式,通过再设计来解读文物,陆续开发了带有宋代石刻文化元素的抱枕、丝巾、砚台、手机壳、文化衫、笔记本、水杯等文创产品,将石刻文化元素融入到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用品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博物馆为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通过文化创意为更多的人架起一座沟通文化的桥梁,让人们通过文化创意直接触摸到文化。”罗玉兰说,近年来,博物馆除了加强对文物藏品本体的保护,实施文物修复项目,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等外,还常态打造“流动博物馆”服务品牌,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青少年教育、文创产品研发等活动,加大数字技术内容建设投入,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智慧博物馆项目,数字博物馆,全景看石刻等,联合外省博物馆开展系列活动,以石为媒,扩大“朋友圈”,让公共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千年泸县,宋韵龙城。泸县宋代石刻建筑工艺精美,千百年来保存完好,宋代石刻也成为泸县乃至泸州文化遗产的一张魅力名片。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馆长周宇表示,接下来,博物馆将继续挖掘馆藏文物内涵,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同时将积极加强与川渝、外省博物馆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扬,不断进步,创新泸县文博事业发展。(余洁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