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小春,一般在第一年10月到第二年4月。第一年播种,第二年初夏收获的作物叫小春作物,小春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还包括豌豆 、胡豆等。当前,我省小春生产正全面展开,872万亩小麦目标任务和180 万亩油菜扩种任务,正在田间地头逐步推进。


即日起,四川农村日报推出《拼小春 抓紧“粮袋子”拧实“油瓶子”》系列报道,走进乡村一线,探访小麦、油菜、小春蔬菜生产,捕捉四川抢农时、拼小春的精彩画面,挖掘田野上的小春生产故事,见证美丽蜀乡的新变化!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进入11月,大地不紧不慢地披上嫩绿色的新装,片片麦苗在农田山地间逐步铺开。在蓬溪县,连日来,先进的小麦免耕浅旋抗湿播种技术和毒饵站农田灭鼠等田间管理技术,以及稻麦轮作,麦豆套作等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现场培训也在田间紧锣密鼓地展开。


小春生产是来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播栽面积约占全年农作物面积的2/5,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蓬溪县强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大力建设万亩小麦园区等示范片区,依靠科技手段护航粮食生产,全力推进小春生产高质量发展。

推进撂荒地整治

建好成片示范带

“今年我们整治了1000多亩撂荒地,整好后已经种了一季大豆玉米了。”11月22日,在蓬溪县高升乡新建村,蓬溪县燕春家庭农场负责人敬燕春站在田边,望着刚刚种下的油菜,不禁畅想起来年春天黄澄澄的油菜花海。

新建村属于蓬溪县任高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今年以来,园区核心区共整治撂荒地1700余亩。“我们引进中化集团,以‘公司+专合社+农户’的模式,并采取前两年免地租,第三年租金减半的方式引进种植大户进行扩种。”高升乡副乡长胡绩亮介绍,“核心区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6000余亩,坚持大春田头种植水稻、小春全部种植油菜的粮油轮作模式,实现了粮油丰收。”

为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在三凤镇小麦种植区域内,800余亩撂荒地复耕复种。“我们以撂荒地整治为抓手,通过盘活园区内闲置资产,聘请当地村民参与园区建设、生产工作,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大大提高了村民和业主的积极性,也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凤镇镇长陈进说。

今年以来,蓬溪县不断实施“政策组合激励复耕、模式创新多元复耕、项目整合配套复耕”和“代耕、寄耕、共耕、转耕”等系列组合拳推动撂荒地治理,晚秋和小春育播期间,撂荒地复耕复种1.5万亩。

“我们以建设园区为契机,以撂荒地整治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分片分步推进、持续发力,万亩粮油示范园区的带动效应正在凸显。”蓬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飞翔介绍,截至目前,蓬溪县油菜播栽已结束,小麦已播21.45万亩,占计划的98%。

三凤镇万亩小麦园区,800余亩撂荒地复耕复种。 蓬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依靠科技提产量

强化服务助生产

11月21日,在任隆镇幸福桥村,几架无人植保机腾空而起,将药剂喷洒在麦田里,不到一分钟,便完成了两亩田的作业。“旋地、播种、植保、收割、烘干……小麦生产的全过程已实现机械化,目前蓬溪万亩小麦园区的13600亩冬小麦播种工作已基本完成。”刘飞翔介绍。

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水稻收获后,九十月份就进入秋汛期,土壤黏湿,会影响小麦播种出苗。”刘飞翔以小麦生产举例说,如今要夺得高产必须采用新技术、选育好品种,一方面要培训使用小麦免耕浅旋抗湿播种技术,努力解决湿害问题,实现节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大川麦104、蜀麦830、绵麦902等品种的推广力度,依托优质专用品种实现高产。

今年,为确保小春生产顺利进行,蓬溪县成立了4个小春生产技术指导小组,构建五级科技指导和科技成果转化快捷通道,推行各生产环节全过程服务,覆盖1.2万户科技示范户。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放眼整个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要提升小春粮食作物产量,需要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集成推广主要农作物全程智能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机收减损技术模式,提高生产效率。还要组织好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教学、现场培训,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此外,培育和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和服务主体,通过实施社会化服务,确保小春生产目标实现和农民增收。

(视频素材由蓬溪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