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慧琳

近日,四川省第三届(2022年)“立德树人”优秀实践创新案例展示活动在泸州举行,来自18个市(州)的基层学校代表汇聚于此,进行案例交流,开展学术沙龙。

四川省教育协会副会长、广元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杨松林表示,泸州一直在坚持办优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等方面工作,并且有不少生动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思考。

“营地”育人 娃娃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专业的法治教育

18个市(州)基层代表分成5组,分别前往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纳溪区上马镇龙湖水香、泸县第二中学、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5个分会场。其中,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作为第一分会场,以“营地”育人为主题,开展案例展示。

与此同时,来自泸州十八中、泸化中学、田家炳中学,共747名学生,正在该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育。当天共有15个中队,分别正在上“创皂生活之美”“法护明天 模拟法庭”等15门特色实践课程。

在“法护明天 模拟法庭”教室里,讲台是一个小型的模拟法庭,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平椅笔直地摆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课堂以分小组形式进行,老师将典型案例分发给每个小组,对案件进行解读后,每个小组在模拟法庭上进行“角色扮演”。

据了解,法治教育体验馆是由泸州市人民检察院和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手打造,将真实案例移植到“模拟法庭”中,所有的角色均由学生扮演,活动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现实法庭,最大程度还原法庭的真实面貌。娃娃们在情境式体验、角色扮演中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性,接受了专业的法治教育,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非常棒!”参观过程中,基层代表队伍中不断传出赞扬声。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教师刘蓓娟表示,泸州基地在课程的设置安排、体系搭建及硬件、软件设施配置上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对未来的工作以及育人途径的拓展。

开发传统文化、爱国教育等百余门课程

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是由泸州开放大学统一运行和管理的,是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拥有“双国字号”品牌。该教育实践基地以“一核引领”“三为育人”“四链支撑”“五维聚力”四个维度构建营地教育育人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开发传统文化、爱国教育、自然生态等类别的综合实践课程共100余门,研学线路24条。

据泸州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唐刚介绍,实践课程质量是实践育人的核心关键,主要从4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住娃娃的兴趣链,课程的设计面向学生真实生活情境,贴近学生个体生活,着眼于娃娃的直接经验,在娃娃有兴趣的基础上生成课程;二是联接知识链,发挥娃娃主观能动性,结合中小学学科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将选题指导、资料收集、信息整理、成果展示作为课型进行教学;三是注重实践链,将实践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亲历、行成、检验、反思”四个阶段,让娃娃形成认识事物的完整认知结构;四是关注能力链,围绕校内外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课程在兴趣链、知识链、实践链落地落实,时刻关注学生在问题探究、行为观察、现象分析中的价值生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

截至目前,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共接待学生30万余人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近20万人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同时,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双国字号”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 唐刚说:“下一步,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在国家的教育实践领域发挥泸州基地更好、更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