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潇是《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一书的作者。在他为著作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黄河鲤鱼在当年知识分子的笔下反复出现。清华外文系教授吴宓途经郑州,“至某大酒馆午餐,食所谓黄河鲤鱼”;清华政治系教授浦薛凤也评价黄河鲤鱼“味极鲜嫩而肥美,大类鲥鱼而较清淡,不愧佳品”;清华历史系学生何炳棣路过济南,忍不住“犯了一次清规”:一个人偷偷跑去吃了碗片汤和一条一斤半重的红烧黄河鲤鱼……杨潇感到1937年知识分子南下途中,路过中原好像总不忘去吃一顿黄河鲤鱼。清华中文系教授冯友兰是河南人,在郑州等候南下列车时也建议去吃一顿黄河鲤鱼。他的话大概最能反映这种心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在重建记忆中,杨潇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依赖日记、回忆录、地方志与档案等文字和当地老人谈话可以理性地重建1938年某个县城的模样,然而味道可能会偶然地、突然地、感性地唤起对山川时空变化前的记忆。相比建筑与物件,风味的改变倒往往是缓慢的。

这正是1949年迁台的众多人带着对大陆美食的记忆,或回忆往昔,或复刻味道的缘由。抗战前曾在河南情报系统工作的张我佛在台北带着温情回忆起了郑州的黄河鲤鱼以及老馆子醇厚的人情味儿。生活总是具体而有温度的,人们对恒久的认同往往附着在细碎之物上,一个细节、一种味道更能抚慰人心。

更多信息,更好看的内容,请订阅文摘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