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  记者  罗敏 周颖昳

大邑县稻乡渔歌农业公园亲子活动。

稻田里听蛙声四起、竹林前享悠然小憩、茶园中驰目骋怀……时下,乡村休闲游方兴未艾,越来越多城里人闲暇时选择到乡村望山看水忆乡愁。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500亿元。

四川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大省、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近年全省各地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传统的农耕经济,通过一三产业高度融合,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拉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9月17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我省12个村入选。日前,记者走访了其中部分村落,探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类型,以及可借鉴经验,并向专家取经,助力“十四五”期间农旅融合提档升级。

做长产业链  农商文旅体大融合

9月14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大邑县沙渠街道祥龙社区。站在田间瞭望塔远望,万亩稻田掀起金色的波浪,稻田迷宫、稻草人“藏”身其中,一条条慢行观光栈道蜿蜒延伸……这一集林盘、绿道、民宿、农创等于一体的“稻乡渔歌”农业主题公园大田景观令人沉醉。

大邑县稻乡渔歌农业公园茶艺表演。

进入秋天,该公园人气正旺,每逢周末,便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传统的农业观光休闲就是吃个饭、转一转,浅尝辄止。”该项目负责人宋健向记者介绍,为将产业链做长,项目致力于打造产、城、人和谐共生的农商文旅体融合新模式,把重点放在民宿游上,力争让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

农旅互促效应也在雅安名山区茶园发酵。9月秋雨淅沥,置身于中峰镇海棠村两千亩高标准茶叶基地,云雾缭绕,畦畦茶园,梯次渐远。游人戴上草帽、背着竹篓体验采茶之趣。

位于海棠村核心的牛碾坪茶旅融合园区,是集茶种植、茶生产、茶旅游、茶科技为一体的茶业经济综合体。依托牛碾坪沟谷交错、茶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海棠村开发出茶山花海、茶园帐篷宾馆、特色直播打卡基地、茶园领养、手工采制茶体验等特色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的有效转型。

经过茶旅融合发展,2019年 当 地 茶 农 人 均 收 入 达32270 元 ,较 2017 年 增 长118%。鲜叶销售和旅游的收入构成,由2017年的9∶1变为2019年的8∶2。

据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我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统筹安排项目资金近50亿元,合理规划布局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打造了成都平原油菜花海、川西至美茶园、盆地鱼米之乡、川西高原美丽牧场等田园风景线,成为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亮点。

做深民俗文化  以精品打造唤醒乡愁

近年来,我省多地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为旅游吸引物,通过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加长休闲农业的产业链。

广安市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在发展乡村休闲游之初,就统筹考虑如何立起特色文化IP。

该村引入知名乡村旅游策划团队进行品牌策划,通过深入挖掘陆游诗篇《岳池农家》的文化内涵,统一包装景区LOGO、开发陆游系列文创产品,“岳池农家”品牌名号不胫而走。

名片化的特色包装还要有实物载体来落地。郑家村规划建设“西成婚”“贺生子”两大川东婚俗文化主题展馆,再现陆游诗中场景;建成“24节气”农俗园、缫丝文化博览馆等,以唤起游客内心的乡愁。

同时推出研学旅游项目,开设婚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精品课程。2019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68.9万人次。

大邑县稻乡渔歌艺术中心表演皮影戏。大邑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目光转向攀枝花东区阿署达村。该村不仅有坨坨肉、烤全羊、连渣捞、铜火锅等风味独特的彝族美食,更有火把节、阿署达彝族打跳舞等彝族风情活动。

为将“院落重重叠,青瓦出檐长”的川南建筑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阿署达核心区占地约30亩的彝族老村落等传统建筑、遗址得到修缮、保护,建成了彝族文化展厅。将各文化点位串联成一条线路,打造出了“故事里”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了旅游增收。

做足创意文章   乡村旅游消费场景提质升级

乡村农旅融合如何独具一格,引爆乡村旅游市场?当下,一个个蕴含着“奇思妙想”的产品开发和设计,则用创意推动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将民宿搬到稻田,并开发帐篷酒店、房车酒店等,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住宿体验,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而在大邑县沙渠街道祥龙社区,啤酒馆&田园火锅同样引来游人打卡。祥龙社区综合利用盘活集体资产引入啤酒馆和田园火锅业态,形成自然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餐饮新体验基地。

广安岳池县郑家新村俯瞰。岳池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祥龙社区“稻乡渔歌艺术中心”为特色民宿及精品酒店聚落区,通过周末请民间艺人进行皮影戏、川西民歌表演,并引入荷兰管家元素、钢琴演奏、油画等西方艺术文化,开设体验活动,让川西茶馆文化等文化元素与西方文化碰撞,形成颇具吸引力的中外文化交融体验地。

四川乡村休闲游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城市群周边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休闲游重在公共福祉,利在宜居宜业。当下,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游日益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主战场”,主客共享的公共文旅设施和服务体系是发展休闲游的必要支撑。

二是持续推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上要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创新管理,扩大投入,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相得益彰。引进人才,配齐队伍,为乡村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以度假目的地作为高质量发展基本单元。度假是旅游业转型升级必然方向。四川度假资源富集,各市州个性突出、组合理想,要优化度假产业空间格局,促成山地运动、康养、乡村“三箭齐发”的度假旅游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