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一提起“二度梅”川剧演员陈巧茹,不少川剧戏迷都非常喜欢她美丽的扮相和全面的综合实力。10月20日,时任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陈巧茹在出差的路上,聊起自己的近况、新作品和眼中的非遗传承。

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日报社承办的“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9月底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非遗传承人踊跃报名,陈巧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也在候选人名单中。

《目连之母》剧照

开讲座进校园,新戏11月首演

“深有共鸣,很有感触。”陈巧茹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说道,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传承川剧艺术是自己的责任所在和使命担当,她要演好戏、守好艺,坚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著名编剧徐棻参加《花自飘零水自流》创排

说与做同行,今年下半年,陈巧茹关于川剧的工作“档期满满”。首先她与著名川剧编剧徐棻合作改编的新戏《花自飘零水自流》将于11月中旬首演。这部作品是在川剧传统戏《庆云宫》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也是四川艺术基金 2022 年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它保留了徐棻一直以来“既要有传统风格,又要有现代品格”的艺术追求,是聚焦女性人文主义关怀内涵的剧目。

目前在剧院里,陈巧茹还要指导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年轻人们,备战四川省第六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梅花奖等省内外重要比赛。今年4月,陈巧茹的工作室入选了首批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她透露接下来将依托工作室这一平台,走进高校传播川剧,为孩子们开讲座和做一些推广活动。

《好女人·坏女人》剧照

两摘“梅花奖”,“全能型”表演艺术家

这些传承传播工作,是陈巧茹多年舞台艺术经验厚积薄发的切片。陈巧茹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工花旦、武旦、青衣。她扮相俊美,功底扎实,唱腔悠扬委婉,身段潇洒,善于运用川剧唱、做、念、打传统程式技能刻画人物形象,颇具功力,是一位“全能型”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是川剧剧种标志性人物之一。

陈巧茹在《白蛇传》里饰演白素贞

陈巧茹的代表剧目有《四川好人》《白蛇传》《欲海狂潮》《尘埃落定》《好女人·坏女人》《烈火中永生》《红梅记》《目连之母》《青春涅槃》《马前泼水》《卓文君》《打神》《打饼》《情探》《贵妃醉酒》等大量剧目,展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被专家、学者誉为“声、色、艺俱佳的文武全才” ,1991年12月,成都市川剧院在北京为陈巧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打饼》《劈棺》《四川好人》、大幕戏《白蛇传》等,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1年6月,陈巧茹凭借《欲海狂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还多次到世界各地演出,展现川剧风采。

培养川剧新人,探索传承传播新路径

川剧《马前泼水》《目连之母》《别宫出征》……陈巧茹最近把自己的这些“拿手好戏”,传承给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优秀青年川剧演员黄凌暄、李玲琳、刘茜、罗芳等。

戏曲进校园

“我们这一辈多传承创作好作品,学生才有更多钻研琢磨的样本,从而留住行业人才。”在传承中,陈巧茹乐于为年轻人提供机遇。为戏曲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为川剧培养新生力量,陈巧茹推荐指导文冬、刘茜、王耀超参加中国剧协2022年全国中青年武戏、生、旦艺术人才高研班;指导达州文化艺术中心川剧的演员吴琴演出川剧《目连之母》“寻子·开荤”折戏,促进川剧在基层的发展;她传授的学生虞佳凭借《目连之母》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目前,她正在指导优秀青年川剧演员文冬申报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戏曲研学活动

“我认为传承就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方面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勤学苦练,把基本功建扎实。另一方面,川剧的观众也需要传承,所以我们进校园去让孩子们多感受对接触我们的川剧文化。”陈巧茹最近还尝试让川酒、川菜等四川特色文化联动,探索川剧传承传播的新路径。

新创川剧《花自飘零水自流》陈巧茹饰演皇后

(图片由陈巧茹工作室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