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10月18日,在绵竹市孝德镇金星村诞生了迄今四川再生稻的亩产最高纪录——550.8公斤!

众所周知,四川受温光条件制约,再生稻主要分布在温光资源较好的川东南丘陵区。地处川西平原的绵竹市并非四川再生稻的适宜区,如果“霸王硬上弓”硬要多蓄留一季再生稻,几乎就没啥收成。此次绵竹的“表现”令业界刮目相看。绵竹是如何有此“超常”发挥的呢?原来,绵竹的秘诀在于示范了一种全新的“一季饲草+再生稻”水稻种植模式。

验收会现场。

非适宜区  打破纪录

18日一早,在绵竹市孝德镇金星村,一片片金黄的再生稻田,稻浪翻滚,机声隆隆,收割机穿梭田间将已经成熟的再生稻悉数归仓。

在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这里种植的再生稻,也就是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体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四川省重点研发专项“基于稻-畜种养循环的稻田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绵竹示范区进行了田间现场验收,共计5312.89平方米4个田块的再生稻测产下来,亩产分别为550.8公斤、495.7公斤、528.0公斤、467.7公斤,平均亩产510.3公斤。

机收。

测产。

“这是目前全省再生稻的最高产量。”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水稻科科长周虹说,“示范区集成的稻-畜种养循环的稻田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技术先进实用,为当前水稻周年高效生产提供了新模式。”

据了解,基于稻-畜种养循环的稻田绿色生产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它一改川西平原传统的“一季水稻”为“一季饲草+再生稻”,在首季收割水稻灌浆期植株为原料生产青贮饲料,再生产稻米,这样就可将再生稻的生长期延长20天以上。

一举三得  粮饲兼顾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欧阳裕元说:“我们团队自2019年就在探讨这种模式,2019年至2021年在绵竹、广汉进行试验,主要就是头季的水稻当作青贮饲料来种,待全株收获之后蓄留再生稻,主要是要解决我省个别区域稻田重金属超标、传统一季水稻效益偏低、平原区饲草缺乏以及凉山、甘孜、阿坝冬季饲草不足等问题。”

据欧阳裕元介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做“前端”,公司做“后端”,以打通整个产业链。

头季的青储。

“川西平原在第一季中稻收了以后,因温光条件不足,蓄留再生稻几乎没有产量。”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植物营养板块技术总监刘忠义说,“我们的一季饲草、一季再生稻模式,在第一季水稻盛花之后7天-10天就要全株收获灌浆并将进入乳熟期的水稻作青贮饲料,这样就为第二季蓄留的再生稻腾出了25天-30天的生长期,再生稻享受到头季稻余下的温光资源,而且立秋之后,川西平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再生稻籽粒营养物质的积累,因而,再生稻的产量不仅高,而且米质好、口感好。”

该公司旗下子公司德阳禾牧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明说:“今年在我们在绵竹、广汉示范种植了几百亩。头季水稻每亩可得3吨左右的青贮饲料,带籽粒的全株青贮饲料营养价值也比秸秆青贮饲料更为丰富,种植户可卖300元/吨。我们已生产了600吨,其中,已卖130多吨到理塘县喂养牦牛。

今后一旦推广可弥补三州地区冬季饲草的不足。关键是,此模式在头季收获的全株植株就能降低障碍性耕地稻谷约50%的镉,那么,就能确保后季再生稻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安全标准,解决了障碍性耕地难以实现口粮安全生产的问题;另外,它还有效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头季饲用稻和再生稻累计亩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较传统生产模式亩增收500元以上。”

绵竹市孝德镇金星村种植大户洪棋金,是“一季饲草+再生稻”的第一批示范户。他高兴地说:“我过去只种一季水稻,因我们这里是障碍性耕地,种出来的水稻很难卖。今年,我成为专家的示范户,示范种植了100余亩,严格按专家的技术规程操作,头季就每亩卖了3吨饲草。我想都没有想到今天的再生稻测产还能达到500公斤/亩,而且也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等全部收完了我打算自己加工成大米卖,明年我还要继续示范。”


进入深秋,蜀乡田野,中稻已收割完毕,再生稻“闪亮登场”。


四川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800万亩左右。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约500万亩,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17.7%,全省共有10个市41个县种植。


所谓再生稻,指的是中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长一茬水稻,从而实现一季两收。


四川再生稻种植历史悠久,从布局来讲,泸州、宜宾、自贡、内江等川南四市以及川东的广安、达州为我省再生稻种植适宜区,乐山、资阳、南充、遂宁等市为次适宜区。


晚秋粮食生产,是四川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再生稻为其中主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今年四川的再生稻发展呈现出新变化、新场景和新亮点。


传统优势产区如富顺,从品种优化、产业链延伸上发力,力促再生稻产业提档升级。


过去再生稻“空白区域”如三台、绵竹等,通过创新种植模式、优化品种和技术,发展再生稻种植,进一步为夯实粮食安全。


农业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为破解再生稻技术难题,从农机农艺配套上找出路………


我们推出《一线探访 川稻的“再生”秘诀》系列报道,记者行走一线,遍访种植户、专家、农技推广部门,为四川再生稻发展深度“画像”,助力全省全年粮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