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片】

蔡之兵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王国平 任鸿

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85后”的蔡之兵已是资深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各界关注。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蔡之兵详细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经验,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学习的地方。

“同”与“不同”

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跟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什么相同之处?

蔡之兵:至少有3个相同之处:

第一,同属于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都属于有直辖市参与的区域经济发展类型;

第三,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提出来。京津冀历史上曾为一体,三地土地相连、山水相依、人文相通,早在1981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提出了“京津唐规划”,此后不断演变,经历京津冀一体化阶段,最后上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而成渝地区,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直在探索协同发展路径。

记者:不同之处在哪里?

蔡之兵:目标和定位不一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展开,这意味着至少同时具有“协同”和“疏解”两大核心。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多的是要完成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其中经济因素是主导。

层次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结合,这也是它独有的特点。其中叠加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举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也有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等重要战略机遇,但总体上来说层次不同。

如何“借智”

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能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学习什么?

蔡之兵:在一些共性问题上可以“借智”。

第一,定位要准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它一定是跨地域的,有的是跨市,有的是跨省,这就涉及到定位问题,定位做得不好,协同发展的难度就会加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省市定位清晰,分工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尤其要明确成都和重庆的定位。从目前来看,成都和重庆的制造业都很有特点,当前和未来目标产业布局的重合度也相对较高,这就更需要在定位上做好文章,避免今后在产业发展上出现恶性竞争,让协同发展打折扣;

第二,通过规划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指挥棒”。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头等大事,是要将发展纲要明确下来;

第三,推进要分领域、分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交通、产业、生态三个领域来分别推进。无论是区域一体化还是区域协同发展,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分领域、分阶段进行,能够让这件“很大的事情”有一个个看得见的抓手,最终达到目标。

记者: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有其他建议吗?

蔡之兵:在产业发展上,一定要注重市场引导。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虽然晚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但在一些领域上,成渝地区有机会“率先一步”,比如在跨行政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探索上,我认为成渝地区可以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样本。

从成渝地区的版图看,存在“中部塌陷”的问题。跨行政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如果搞得好,对解决“中部塌陷”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