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的依托。因此,加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的协同,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推进两支队伍同向同行须坚持“三要”
一是要强化“共同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书与育人是教育的两个方面,“教书”侧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育人”突出价值引领,事关学生的成人、成才。所有教师都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担负着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使命。要努力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须努力建设两支队伍“目标同一、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二是要加强两支队伍“协同备课”。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他各类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有机组成。由于学科专业的不同,各类课程的知识体系也不同,但是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要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增强内容互补,方法互补;要通过集体备课,在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法、言传身教等方面加强研讨交流,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杜绝相互“拆台”;要鼓励支持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打造两支队伍“价值同向、资源同享”的“教学共同体”。
三是要加强各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没有科学研究的教学难以做到以理服人、以智育人、以情动人。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都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学理性,也都具有价值引领功能,都需要在知识元素、能力元素和价值元素的深入挖掘和有机呈现上下足研究功夫,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努力建设两支队伍“教研互补、成果共享”的“研究共同体”。
推进两支队伍同向同行须坚持“三不要”
一是不要“离心”“偏心”。传道者首先要信道,教师要树牢正确的价值立场,聚焦校准价值“圆心”,决不能“离心”“偏心”“失准心”。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最鲜亮底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各类课程教师,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解疑释惑,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当好学生“四个引路人”。
二是不要搞形式主义。价值观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是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着力点。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上存在“两张皮”现象,这种形式主义不仅本身达不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如果任由其发展,还会对课程思政的纵深发展产生很大副作用和消极影响。
三是不要误解“课程思政”价值内涵。各类专业课要立足学科特点,拓宽视野,通过研究和集体备课,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涵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在育人方向上同向同行。各门课程应从历史演进、价值追求、现实生活、生产实践、方法论等维度深耕价值元素。一般来讲,政治立场、道德修养、法治精神、科学素养、人文精神、思维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可以纳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元素视野。决不可把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狭隘化、简单化、单一化。
“三要”“三不要”是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重要基点,但不是全部。推进两支队伍同向同行,还需要学校和全社会都努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和崭新格局。
最后,希望各级党委抓好课程思政示范典型,持续深入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建设国家、省级、高校多层次示范体系,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选树推广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全力推进我省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整理:邓也 姜照雯
摄影:杨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