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巨变忆川报

四川日报创刊老员工、原川报印刷厂厂长  娄井海

我叫娄井海,今年95岁。70年前,我有幸参与了《四川日报》的创刊工作。

我们现在看到的报头是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创刊日期是1952年9月1日,其实按照原计划,创刊日期是定在10月1日的,结果根据形势发展临时提前到9月1号,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同一天。提前一个月创刊,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时,报社印刷设备很差,制版、铸字、浇版基本是手工操作,更关键的是铸字机创刊前5天才从川南运到。从8月27日开始,编采人员通宵准备稿件,铸字车间工人夜以继日上班,其他车间轮流协助装字、上字、补字、查铜模,食堂也主动把饭菜送到工地上……特别是铸字车间的5位工人,整整奋战了72小时,终于完成了12副字架。记得有个操作工累得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喊都喊不醒,大家把他抬回宿舍的路上,摔了一跤,他都没有醒。

9月1日凌晨,第一张《四川日报》诞生了!全社人员奔走相告,跟过年一样。

报社现在办公的这块地,当时刚买下不久,只能利用旧房作车间和办公场所,食堂也没有桌椅板凳,大家就随便找个地方蹲起把饭吃了。出去采访基本上靠走路,住简易招待所,甚至自己贴钱。我们从川南日报调到成都的多数人,学习解放军,自己带干粮打背包,从泸州走了一天多到隆昌,没有人叫苦喊累的,再赶火车到成都,那时候成渝铁路才修起,很多人是第一次坐火车。

艰苦条件挡不住大家接续奋斗、钻研业务的高涨热情。当时报社建立了以老带新制度,一个老编辑带一个新编辑编稿,一个老记者带一个新记者采访;记者编辑定期轮换,让编辑了解基层情况,让记者熟悉面上情况,提高写作水平。

70年过去,现在的川报还是当年的那个川报,党报性质没有变,艰苦奋斗的传统没有变。在一次又一次考验面前,在一个又一个发展关头,一代代川报人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坚持主流价值,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四川同发展、共进步。

现在的川报,又不是当年的那个川报,而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张四个版的报纸发展成几十种报刊,还建立起覆盖用户近2亿的全媒体矩阵;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结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技术创新发挥更大的驱动作用,不但报纸排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媒体技术更是彻底改变了宣传报道工作;报社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大为改善,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内部改革取得成效,员工生活福利得到改善……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读者的支持下,新一代川报人一定会再创佳绩,把川报办得更好,把集团建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