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平

“不填不知道,一填吓一跳,原来自己锻炼时间这么少。”二仙桥街道居民小李说道,在水电单位工作的他每天回家都8点以后了,没有固定周末而只有轮休。“没时间”成为锻炼不足的元凶。

约50岁的华大叔初步有了“时间自由”,比较在意的是经济成本,他更倾向于没有花销的健步走。

9月17日上午,成华区二仙桥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104名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陆续赶来,在调查员指导下填写“四川省全民健身活动状态调查”问卷。

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有三条硬指标

“我看了十份问卷,填写规范,没有一份有错、漏的;但只有一份显示其运动量,尤其运动强度是够的,可见在推广全民健身方面,在运动强度上需要予以重视。”本次调查的省级督导员、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张艺宏说。

据介绍,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者视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是本次调查的一项核心指标。

《2014年四川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2014年我省20周岁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百分比13.2%;男性为11.7%,女性14.7%,城镇居民为17.2%,乡村居民为10.4%。20-39岁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为11.4%,50-59岁的年龄组最高,达到16.1%。

基于本次调查的公报将于明年发布,届时会对我省全民健身状况,以及近5年来的发展变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层层培训+督查   确保问卷填写质量

问卷题目共有57项,覆盖健康状况、运动习惯、健身消费等方方面面;全省21个市州计划调查2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样本数量40320个。

由于问卷题目数量较大,如何保证填写规范、提高有效回收率是一大难点。对此,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制定了《工作手册》,对各市州共计100余名群体干部、技术骨干、现场督导员等进行了培训。

乐山市沙湾区文体局体育股负责人梁英雄去年1月参加了省级培训,在如何抽样、如何向群众解释题目涵义等方面学到了具体可操作的知识。“‘健身’对有些群众来说有些书面化,改为‘运动’更容易接受;老人自己填不来,一份问卷可能要花半小时,需要更多耐心。”梁英雄说道。返回沙湾时,他还带回一份培训PPT,培训基层调查员。

在调查员的遴选上,各市州有不同的方式。成华区聘请了12名调查队队员,达州市聘请了一个跑团俱乐部成员,去年他们聘请的是在校大学生,都是将居民请到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填写。沙湾区则培训了村和社区2名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

在问卷收集之后,有审核员、复核员、访问员对问卷进行查漏补缺。“目前已完成80%复核。”达州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负责人肖万力介绍。

本次调查与上次相比有何不同

张艺宏介绍,上一次健身状况调查包括了6-19周岁儿童青少年,考虑这一群体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数据变动不大,遂把调查资源集中在20岁之后的人群。除此,本次调查更规范,问卷有效率有望大幅提升;另外,各市州掌握居民健身大数据的主动意识逐渐增强,从“辅助”角色变为主动投入、主动分析数据,为当地科学开展全民健身提供参考。